劳动和社会保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3521
颗粒名称: 劳动和社会保障
分类号: F249.27;D632.1
页数: 5
页码: 361-3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1年吉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的情况,介绍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的综述,劳动就业,劳务输出,劳动争议仲裁,劳动工资,劳动保障监察,职业培训,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 吉安市 劳动 社会保障

内容

综述
  2011年,全市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促进城乡人员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人保领域中民生工程23件实事、25项指标全面完成,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良好开局。
  全市新增城镇就业8.67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其中市内新增转移就业11万人,既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题。城镇登记失业率处于3.27%的低位,就业形势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比2010年末增加134万人,增长46%。新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面达到85%,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8个百分点。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乡居民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基金17.3亿元,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8.2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总量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达到25.5亿元,比2010年增加7.6亿元,增长42%,高出全省增幅22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基金征缴完成率进入全省前三名。
  (范孝明)
  劳动就业
  【概况】 2011年,全市就业服务机构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民生工程目标,按照开展“发展提升年”和“三大”(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力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就业创业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6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0.67万人。零就业家庭产生一户安置一户,实现动态清零,就业安置率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完成SIYB创业培训0.72万人,完成工业园区培训“金蓝领”工程4.65万人。全市就业局势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7%。
  【全面落实就业与创业政策】 一是大力推进新版就业失业登记证换发工作。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和相关就业政策的需要,全市就业经办机构迅速启动全国统一的新版《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为广大劳动者及时享受到各项就业优惠政策打下扎实基础。2011年,全市共发放新版就业失业登记证47000多本,其中15600多名就业困难人员领取了新证。二是全面落实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政策,帮助国企改制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困难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全市稳定购岗5820个,本年度累计使用购岗资金3651万元。三是落实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全市累计为15082人发放2835万元社保补贴。四是扎实开展“彩虹计划”和青年职业见习工作。采取广泛招募见习单位,大力开发见习、就业岗位的举措,进一步提升广大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的能力。全市累计招募289家见习单位,开发1656个岗位,帮助1320名高校毕业生开展青年职业见习,其中656人被单位留用。全市大力实施“彩虹计划”,广开就业门路,着力促进“4050”、零就业家庭成员和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稳定就业,全年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873个,安置1770人就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全市不断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引导全市劳动者积极创业,使之成为吉安市扩大就业、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一是小额担保贷款进一步做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范围、提高发放额度,做到应贷尽贷。担保贷款向高校毕业生、二次扶持创业者和妇女倾斜,妇女创业最高可贷8万元,多人联合创业最高可贷20万元,二次扶持创业最高可贷30万元。全市小额担保贷款发放6.69亿元,直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650人,带动27330人就业。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4.8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1.87亿元。二是扎实推进创业培训。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引进国内知名创业培训师、高校专家学者授课等方式,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创业信心和实践能力。当年,市本级开展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从南昌和赣州聘请8名国家级创业培训师,在井冈山大学开展6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遂川等县(市)也多次聘请了创业培训专家开展创业培训。全市完成SIYB创业培训0.72万人。
  【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作用】 全市失业保险工作坚持为企业改制和经济结构调整服务,不断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努力推动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待遇,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保生活、促就业、防失业的积极作用。2011年,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万人,筹措失业保险基金6017万元,为6775名失业职工发放失业保险待遇1806万元,为79名农民合同工发放失业补助金48万元。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810万元。
  【开展为企业招工培训服务活动】 全市劳动就业系统以帮扶企业为己任,通过建立招工帮扶机制、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大招工宣传力度、建立用工报告制度、积极搭建招工平台、引导求职者园区就业、做好“岗位、用工、培训”三对接、开展企业用工指导等八大举措,主动出击、常抓不懈,在切实解决企业招工困难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就业人数的增加和就业局势的稳定。全市以进城务工农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现场招聘会和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引导劳动力在本地园区企业就业,为工业园区企业等用人单位招聘员工4万多人次。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培训“金蓝领工程”,认真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家政服务培训。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基层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切实加强城乡一体化就业工作平台建设,将公共就业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向农民覆盖,至2011年底,全市覆盖城乡的四级就业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市已建立街道(乡镇)就业基层工作平台241个,基层服务平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475人,并基本配齐办公设备。全市先后建立再就业基地58个,职业技能培训基地130个,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20个。二是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连通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的五级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使用涵盖全部就业工作的就业信息系统软件,形成了全市200多万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数据库及失业保险、小额担保贷款、就业和失业登记证发放等数据库,实现了信息资源全市共享。三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2011年开展了小额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建设、全员岗位练兵竞赛和全市小额贷款系统绩效考核三大工作,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和政策水平、服务态度和工作能力均有进一步提高,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着力构建自身建设的长效机制。
  (刘友冬)
  劳务输出
  【概况】 2011年,全市劳务输出城乡劳动力89万人次,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66.8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11万人次,其他人员11.2万人次。劳务人员遍布广东、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海南等省市,涉足于电子、服装、玩具、制鞋、纺织、建筑、餐饮、娱乐、园林、机械制造、教育、卫生、服务等许多行业。劳务输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市城镇就业压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吉安的经济发展。
  (刘友冬)
  劳动争议仲裁
  【概况】 经市编办批准,成立了吉安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全年仲裁机构共受理753起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立案后调解了514件、仲裁裁决191件案件,以其他方式结案48件,结案率达100%,劳资双方的合法权利都得到了有效维护。2011年,吉安市劳动人事仲裁院被评为江西省劳动人事争议办案质量优秀仲裁院。
  【办案质量受到人社部检查组赞誉】 10月,在迎接人社部调解仲裁管理司组织的全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办案质量抽检活动中,重庆市、贵州省仲裁委领导严格检查,对全市办案程序、仲裁文书严格、制度建设、实体化“五有”(有专门的机构编制,有专业工作人员,有充足的经费保障,有齐全的办案设施,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建设进行了严格检查。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办案质量得到了人社部检查组领导的高度赞誉。
  【加强劳动争议案件裁审衔接机制】 为切实发挥仲裁、诉讼在化解劳动争议、维护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积极作用,全市仲裁院与各法院建立了裁审衔接机制。通过实行联席会议制度、专人联络制度、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一步统一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裁判尺度,提高仲裁工作的公信力。
  (李娜)
  劳动工资
  【概况】 2011年,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稳步推进,全市共审查、指导签订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154份,累计有效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协议812份,其覆盖职工109861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用人单位特殊工时制审批制度,指导、帮助江西吉安长运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实施了特殊工时制度。
  (范孝明)
  劳动保障监察
  【概况】 积极宣传贯彻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全市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8%左右,最低工资标准得到较好执行。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的力度,全市共受理举报投诉443件,结案441件,结案率达到99%。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加强。2011年,吉安市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被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先进工作单位。
  【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受到全国通报表彰】 2月,根据国家、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部署,吉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此次专项行动全市出动检查人员252人次,共检查用人单位126户、公共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机构42户,对4户存在违法行为的职业介绍机构下达了限期改正指令书,现场取缔“三无”非法职业介绍组织6个,通过专项集中治理,有效的净化了市内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通报表彰,并授予吉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2011年全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先进单位。
  【深入开展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 吉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稳定的大局出发,巩固和完善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工作。2011年,共为1671名农民工追缴工资1291.58万元,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重点对劳务派遣企业、招用农民工及流动人口用工较多的建筑、制造、采矿、餐饮和其他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个体经济组织进行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46人,检查单位731个,涉及劳动者6.4233万人,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6911人,责令补签劳动合同6911人,未依法参加社会保险380件,涉及金额119.02万元,督促社会保险登记380件,督促380个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金额119.02万元;下达整改指令书314件。通过专项检查,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稳步提升,社会保险参保比例不断增加,险种逐渐丰富,工资支付基本符合有关规定,无使用童工现象,女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符合法律规定。
  (刘志强)
  职业培训
  【开展民办职业培训与鉴定机构检查评估】 4~6月,分别开展了2011年全市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年度检查评估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质量管理评估工作。经过评估,40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合格单位,可继续依法办学;12所学校为不合格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撤销13所学校办学资格。7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合格单位;1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为不合格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撤销4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检查评估对推动职业培训与鉴定机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 5月上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暨技工院校招生宣传活动”,重点宣传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技工院校办学特色和就业情况。大力推荐吉安实验高级技工学校申报建立江西省杨社鼎机电一体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推荐吉安市高级技工学校和吉安实验高级技工学校申报2011年技工院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推进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 指导市高级技工学校和市实验技工学校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工作,并加强对两所学校劳动预备制培训的监督管理。经过6个月的学习培训,两所学校的600名劳动预备制人员,均参加了全省2011年度劳动预备制培训期满人员职业技能专场考核鉴定,并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
  【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 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更好地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开展实施了政府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和青年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经认真筛选,将机械制造类专业作为重点培养工种,挑选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社会信誉度的3家企业(杰克机床、安福唯冠油压、国泰化工)和2所技工学校作为培养机构。经省人保厅批准,同意这5家培养机构承担全市2011年480名青年高技能人才和20名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组织选手参加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 在全市企业中挑选了6个职业共17名选手,参加全省“振兴杯”职业技能大赛。有7名选手获奖,市人保局获得优秀组织奖。
  (范孝明)
  养老保险
  【依法征缴养老保险基金】 吉安市社保经办机构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讲究实效;通过稽核清偿企业及个人欠缴养老保险费;继续主攻园区企业参保扩面,利用宣传《社会保险法》,深入园区进行资源调查和政策宣传,把参保服务送上门。2011年,吉安市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29354人,较2010年末增加16884人,占任务的100%;缴费人数达到391492人,较2010年末增加14886人,占任务的101.79%;被征地农民参保人数达到37578人,占任务的117.43%;全年共征收养老保险费108138万元,占任务的112.33%,基金征收首次突破10亿大关,同比增收19961万元。其中,当期收入98480万元,清理回收历年欠费9658万元,占年任务的116.36%。
  【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011年,吉安市社保经办机构克服社保基金当期收支严重倒挂和支付压力急剧增大等困难,通过狠抓基金征收、稽核清欠、调用基金结余、争取上级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共计54924万元,确保了吉安市110953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共支付养老金137709万元,社会化发放率始终保持100%。
  【按时完成养老金待遇调整】 吉安市社保经办机构认真贯彻落实赣人社发〔2011〕4号、5号文件,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挥新系统功能,克服时间紧,人数多等困难,按时完成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确保在春节前全部按新标准发放养老金,无一拖欠。全市共为8.1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59.86元,为1135名农垦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09.31元。全市平均养老金达到1255.85元/月。这次基本养老金调整,是继2005年调整待遇以来连续第七年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标准。通过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可增加150元左右基本养老金,略高于全国增长水平。
  (伍强)
  基本医疗保险
  【医保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2011年,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1234583人,完成年任务数107.9%。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425592人,完成113.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人数808991人,完成105.14%。城镇中小学校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率达到95%。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总额为56477万元,完成157.3%。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转移支付2.1亿元,其中关改破困及大集体企业职工参保补助资金6249.2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14745.2万元,各项目标计划任务数提前超额完成。
  【全面提高市民健康素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大部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吉安市借鉴有益经验,了解市本级城镇职工健康状况,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提高健康水平和医疗待遇,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为市本级所有城镇参保人员建立健康档案提供依据,采取“知情、告之、自愿、免费”的原则,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及在校学生免费健康体检活动。8月29日,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免费健康体检关爱行动正式启动,有98万参保人员可获免费健康体检。
  【市级医疗保险统筹实施办法出台】 市政府出台《吉安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将原来的14个医疗保险统筹区域变成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险统筹区域,实现了由县级统筹到市级统筹的转变。通过市级统筹,实现了“六个统一”,即:覆盖范围统一,使全市城镇医疗保险覆盖人群类别得到保障;筹资标准统一,使全市城镇医疗保险基金征缴更为规范;待遇水平统一,使全市参保人群参保政策和待遇标准无差异,更加体现公平;基金管理统一,使全市医疗保险基金形成抱团,抗风险能力更强;经办流程统一,使参保人员看病更加便捷;信息系统统一,实现了全市医疗保险“一卡通”,参保人员报销更加方便。
  【中小学生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中小学生医保有别于商业保险,有缴费标准低、政府给补助、实行市级统筹、大病有保障、看病方便、治疗病种广、意外有保障、报销时间短、门诊有待遇等诸多优点,有利于分担家庭经济负担,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加入医保,还有利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全市人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市本级完成医疗保险业务档案验收】 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更好的维护参保对象的社保权益,维护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真实、完整和安全,发挥档案的服务作用,促进社会保险事业的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市本级成功完成医疗保险业务档案验收达标工作,本着对所有参保人员参保档案“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的原则,为参保人员提供医保档案查询业务,不断完善医疗保险保民生促民生的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保险服务。
  (李皖民)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概况】 经国务院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批复,2011年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县、新干县、泰和县、遂川县和万安县8个县(区)列入全国第三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县,7月1日开始实施。全市新农保试点县(市、区)达到11个(第一批:永丰县,第二批:永新县、井冈山市)。全市前三批新农保试点的11个县(市、区)同步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称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全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覆盖面达到8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新农保争取中央财政补助17145万元,省级财政补助5015万元。城居保争取中央财政补助3095万元,省级财政补助578万元。至年底,全市共有176.5979万人参加新农保,保费征缴总额18991.685万元,其中为35.1915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13596.17587万元;有6.1395万城镇居民参加城居保,保费征缴总额861.34万元,其中为2.0558万名60周岁以上城镇居民发放基础养老金623.243221万元。
  (胡丹华)
  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概况】 进一步加大了社会保险稽核力度,清理欠费5829万元,查处冒领待遇案件35例。加强了定点医院、定点药店管理,确保医保基金合理支出。组织开展了失业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检查,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监督的制度建设,并实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确保了基金安全高效运行。
  (范孝明)

知识出处

吉安年鉴2012

《吉安年鉴2012》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年鉴记述了2011年度吉安市自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介绍了特载,大事记,专记,吉安概况,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委员会,吉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吉安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吉安市委员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吉安市委员会,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政法,军事,农林水,自然观测,工业,园区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信息化建设,旅游,交通,邮政,商贸,外资利用和外贸合作,财政税务等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肖法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吉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