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群众文化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31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群众文化建设
分类号: D648
页数: 2
页码: 417-4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1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群众文化建设情况。
关键词: 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 吉州区

内容

2001年6月,市、区文明办、科协、综治办在市科技馆联合举办了《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图片展,近万名干部群众、青年学生参观了展览。
  2003年,编辑印发《吉州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资料手册》,完善各社区文明市民学校、文化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精神文明活动场所的设施建设;10月,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卫生局在市图书馆联合举办《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图片展。共展出图片资料近百幅,两天展期,观看展览的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达2万人次。
  2006、2008年,争取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万村书库”9个。每个图书室配送政治法律、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科普与健康、实用技术、经营管理、教育体育、工具书等8大类图书2090种、2991册;配送专题片、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曲艺、歌曲、生产生活等7大类光盘207种、1565张。同时,配送彩色电视机1台、DVD机1台、钢制书架3组6个、钢制电视柜1个、“万村书库工程”钢制标牌1个,每个图书室总价约8万元。禾埠乡凤凰洲村、吉丰村、岔路口,兴桥镇秀江村,长塘镇新民村、田畔村,樟山镇桥头村,曲濑乡长明村、彭家坊村9个村获得资助捐建,受益群众5万多人。
  2006年3月以来,组织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在主要干道、街道、广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公益广告,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成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巡回宣讲团,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辅导报告会和专题辅导讲座;组织创作一批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优秀文艺作品,深入基层举办文艺演出。全区举办各种报告会200场,设置公益广告100块,举办专场文艺演出50场,受教育群众达20万人次。
  2008年10月,市、区两级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三进”宣讲活动。向群众散发《吉安市民文明手册》2万册。在报纸、电视节目中开设文明礼仪学习专题专栏,宣传文明礼仪典型。市、区两级选派理论宣讲员深入基层宣讲100场(次),培训骨干2000人次,受教育群众上万人次。
  2010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参与网上征文活动;组织“五老”宣讲团到中小学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举办全区红色经典诵读比赛,并推荐优秀选手参与全市的电视大赛。开展“三下乡”活动。送戏下乡5场,送电影下乡18场,培训农村文化骨干200名;办科技培训班38次,送科技资料6200份;帮助乡镇建医疗卫生室5个,赠送器械药品折合人民币2000元。
  2011年,依托城区各个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等文化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节庆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在市人民广场组织庆祝建党90周年广场文艺演出;参加全市第二届“红色经典诵读”电视大奖赛活动,仁山坪小学作为小学组第一名、吉安二中作为初中组第二名进入全市的决赛并获奖,吉州区获组织奖;完成送戏下乡20场,观众达2万人次;组织专业人员指导各乡镇农民群众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20场,参与人数达上千人次。
  2012年,吉州区举办“齐颂党的恩情、共建温馨家园”喜迎党的十八大暨首届吉州艺术节。成功举办首届吉州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演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成果图片展及文艺演出,“古风新韵”民间民俗文化展演,“百姓广场大家唱”歌手赛,“庐陵风韵”配乐情景颂读大赛,“承千年之礼、展青春之仪”万名青年志愿者学礼仪等6项文化艺术活动。共举办文艺演出近20场,直接参与的干部群众近万人,观众达数万人;同年,通过财政资金撬动、文化人才带动、社会组织促动、群众文化联动“四轮驱动”促社区文化繁荣,吉州区11个乡街都拥有文化活动中心,115个村居有文化活动室,另建起了50多个户外百姓文化广场。街道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唱戏,涌现各类文化活动队伍上百支。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