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战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27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战略
分类号: D24
页数: 2
页码: 382-383
摘要: 本节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区委发展战略情况。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区委 吉州区

内容

“六大”发展战略
  2000年10月,在撤市设区的特定背景下,因事权财权的调整,中共吉州区委结合实际,找准立足点,确立了“主攻工业、扩大招商、搞活民营、加速城建、优化农业、保持稳定”的“六大”发展战略。经过两年多的负重拼搏,排难而进,吉州成功走过了“理顺情绪、保持稳定”和“廓清思路、探索途径”两个阶段,2003年12月,在实践中完善了“六大”发展战略,即“主攻工业、扩大招商、搞活民营、加速城建、优化农业、协调发展”,全区进入了“全面启动、快速推进”的新阶段。“六大”发展战略的提出,是吉州区委着眼于解决困扰和制约吉州发展的现实困难,着眼于突破事权调整后吉州固有的发展空间,着眼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用好新的发展机遇,进行辩证思维和理性思考而作出的科学决策,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六大”发展战略突出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江西省委坚持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战略构思相吻合,是吉安市委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创造性贯彻落实,实现了操作性、开创性、坚韧性相统一,经受了实践检验,符合吉州发展实际。
  “三个吉州”目标
  “三个吉州”目标即全力打造活力吉州、富裕吉州、和谐吉州。2006年2月21日,区委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针对世界经济处于新一轮增长期,全球范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国内东中西区域互动格局逐步形成,以对接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吉州发展积蓄了相当能量等因素,在“十一五”期间开局之年,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加快自主创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速推进新型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全力打造活力吉州、富裕吉州、和谐吉州”的目标。打造活力吉州,就是要致力创建高效活力政府,倡导创业创新观念,放手让一切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各类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增强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打造富裕吉州,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集中力量,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高吉州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打造和谐吉州,就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正义,协调推进经济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吉州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和谐。这是吉州区委正确认识和牢牢把握这一阶段的特征,把握全国经济发展大势,把握国家的宏观政策,把握吉州发展实际提出的发展目标。
  “四区”战略目标
  “四区”战略目标即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主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产业化、服务业现代化,用五年左右时间把吉州打造成全市的工业经济优强区、商贸服务核心区、安居创业首选区、和谐发展先进区。2008年7月29日,吉州区委二届五次全会,为贯彻吉安市委、市政府决战“两区”(园区、城区)战略,更加突出发展城市经济这个主体,经过反复论证,围绕做强吉州、做活吉州、做美吉州、做优吉州的要求,在坚持和发展“六大发展战略”和“三个吉州”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区”战略目标。这是从吉州地处吉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角度,对区情进行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必然趋势,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吉州发展的必然选择。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力量攻坚破难,实现了新作为,取得了新优势。实践证明,“四区”战略目标符合省、市的决策部署,符合吉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热情。
  “三城共建”和“人文社区、美丽乡村”战略目标
  “三城共建”和“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即以推进生态宜居城、新兴电子城、现代商贸城“三城共建”为经济发展主战略,以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为创新社会管理总目标。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吉安市吉州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战略部署,发挥吉州比较优势,在坚持和发展“四区”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要建设生态宜居城,打造城北片区,融入城南新区,改造城中老区,提升城郊景区,把人文古郡建成宜居宜业的首选地;建设新兴电子城,做强电子工业,壮大机械产业,培植优强企业,做好吉泰走廊工业发展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商贸城,发展专业市场,打造特色街区,培育楼宇经济,构建赣中地区现代商贸服务核心区。创新社会管理,致力创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通过注重民生保障,发展富民产业,拓宽居民就业,让群众的收入更多;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公共配套,优化社会服务,让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增进人文关怀,理顺群众情绪,共创和谐氛围,让群众的安全感更强。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