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20000215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公路
分类号: F542.8
页数: 13
页码: 333-345
摘要: 本章记述了2000年—2012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公路建设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交通经济 公路建设 吉州区

内容

第一节 公路建设
  2000年以来,区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加速公路、桥梁建设,至2012年,境内有高速公路58.41千米、国道5.16千米,、省道30.69千米、县道66.79千米、乡道185.84千米、村道584.10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36.73千米,其中四级以上公路里程598千米。
  高速公路
  昌泰高速公路 为赣粤高速公路一段,境内33.43千米,途经长塘镇、兴桥镇、曲濑乡,沥青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2001年6月开工,2003年6月建成通车。在吉州区城北、城南分别设置互通立交和收费站。
  武吉高速公路 为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在江西境内的一段,区境内长12.07千米,途经兴桥镇、曲濑乡,双向四车道,沥青混凝土路面,2008年6月建成通车。
  抚吉高速公路 抚吉高速公路吉安段长12.92千米,途经樟山、长塘镇,2011年4月开工,2012年11月通车。
  国道
  境内国道为105国道(北京至珠海)的一段,长5.41千米。2009年,井冈山大道南延,105国道改道,缩短里程0.25千米,即境内国道5.16千米,为沥青路面,双向四车道。
  省道
  吉新公路(厚莲线) 从吉州城区至新余市区,全长98.46千米,境内长14.88千米。1997年元月至2000年,投资1600万元改建为二级公路。昌泰高速公路在吉州区长塘镇设置互通立交,收费站在吉新公路离城区7千米处。该段公路又称吉安北大道,2005年9月升级改造,连接城北方向4.76千米改造升级为双向6车道二级街道标准;连接收费站方向2.10千米改造升级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沥青砼路面,新的北连接线路全长6.86千米。2007年底建成通车。
  吉莲公路(上吉线) 吉州城区至莲花县公路,全长137千米,境内长15.81千米。2002年,由吉安市交通局当业主,对吉莲公路吉州城区至安福段进行二级沥青改造。昌泰高速公路在吉州区兴桥镇境内设置互通立交,起点由五岳观南移至吉州区城南,直接与105国道相交,与吉安赣江大桥呈直线对应。互通立交进、出口,向东至105国道称吉安南大道(又称迎宾大道),改造为双向6车道城市Ⅱ级公路和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沥青路面。
  县道
  朱北公路 位于吉水县朱山桥至吉州城区北门桥,全长17.82千米,境内11.05千米,省养县道。2001年9月,境内将四级公路改为二级公路,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沥青路面。2006~2007年,北门桥至螺子山段改造成双向6车道城市Ⅱ级公路,沥青路面。2012年,投资约4000万元,对朱北公路东庆化工厂至樟山镇金牛广场段,按城市双向6车道标准进行改造。
  西四乡联网公路 从樟山镇经长塘、兴桥镇、曲濑乡至禾埠乡小湖江,是全区乡镇之间连接的主要通道,全长42.75千米,路基宽7米、路面宽6米,水泥混凝土路面。1992年规划,并进行了测量设计,全长46.02千米,因工程巨大,地方财力有限,十余年来迟迟未能动工修建,只在1993年对兴桥至芒东塘6千米路段进行了四级砂石路改造。2004年,区委、区政府把西四乡联网公路列入交通部门的考核项目,投资2209.20万元,当年动工并完工。西四乡联网公路构建了吉州区农村公路主骨架,方便了沿线7万多群众出行。2011年,投资420万元,对小湖江至电缆厂段进行改造,长2.71千米、路基宽8米、路面宽7米、沥青路面。由区公路管理站负责养护管理。
  双长公路 从吉水县双村至吉州区长塘镇,全长51.65千米,境内长7.45千米,原为砂石路,2003年改建成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7米、路面宽6米,2005年底全国农村公路专项调查时进行路网优化,辖区内7.45千米中从长塘至官塘十字路口处的3.42千米并入西四乡联网公路,故现在双长线在吉州辖区内只有4.03千米。由区公路管理站负责养护管理。
  乡道
  2012年,全区有乡道43条,总长185.84千米,硬化138.50千米。主要乡道有:
  官李公路 从长塘镇官塘至李家坊公路,全长10.73千米,2004年,改建成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7米,路面宽6米。
  曲上公路 从曲濑镇至上塘村委会,全长1.10千米。2003年昌泰高速公路修建跨泸水河公路大桥时,在主桥上挂建了4米宽的人行附桥。2004年,借助附桥,新修了这条公路,路基宽6米,路面宽4.50米,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终结了泸水河两岸群众靠人渡往来的历史。
  黄上公路 吉州黄洲至上塘公路,与上塘同一个区域。该路起于黄洲,止于吉安县高塘的乌石村,全长6.40千米,其中黄洲至模下路段4.50千米,路基宽6米,路面宽4.50米,四级水泥混凝土路面,于2004年与曲上公路同时建设。
  白城公路 白塘至城上公路,全长3.76千米,四级水泥混凝土路。该路起于白塘街道正丙角,与吉州大道相交(原为阳明西路口),终点在白塘街道城上村委会,途经兴桥镇江边村委会仁家村。1994年,对正丙角至江边村路段进行砂石路改造,改造里程3.27千米,投资14余万元。2004年进行水泥路改造时延伸至城上,同时把周边蔬菜基地水泥路支线改造并列建设,项目总里程5.469千米。
  村道
  2000年,全区7个乡(镇)112个行政村有66条村道,能晴雨通车的有28条计39.24千米,高级、次高级路面为零。2005年,全国农村公路卫星测量专项调查数据,全区6个乡(镇)(含白塘街道),96个行政村,共有村道200条,计300.37千米,其中:水泥路面村道53条计42.06千米,沥青路面1条计0.85千米。2005~2010年,通村公路大规模建设,村道由以前的200条增加到390条,计426.10千米。2010年,实现了10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至2012年,全区村道584.10千米、硬化道468.60千米。
  第二节 公路养护
  国、省道养护
  105国道吉州段、省道吉新公路(厚莲线)、吉莲公路(上吉线)、朱北公路由吉安市公路局直属分局养护。
  2009年,对吉新公路2.39千米、吉莲公路1.50千米进行了大中修。完成吉新公路8千米、吉莲公路19千米、朱北公路5.89千米的绿化。
  2010年:对吉莲公路3.746千米、吉新公路5.04千米进行了大中修;朱北公路栽种杜英1409棵,吉莲公路栽种杜英3492棵、女贞10000棵,吉新公路栽种杜英2254棵、女贞10000棵。
  2011年,投资150万元,对吉福路面重建900米,吉莲公路栽种杜英1146棵,吉新公路栽种杜英1243棵。
  2012年,对吉莲公路8千米、吉新公路3.55千米、吉福路3.17千米进行了大中修。吉莲公路栽种杜英1280棵。
  县乡公路养护
  养护管理 县道由区交通局公路养护部门管养,乡村公路由所在乡镇及村委会管养。全区重点养护农村公路66.79千米,一般养护农村公路609.90千米。2005年8月,区政府下发《关于西四乡联网公路分级养护管理的通知》;2007年6月,制定《吉州区农村公路养护及路政管理实施办法》,建立“重点养护农村公路,由区公路管理站负责养护管理,一般养护农村公路,由乡镇政府负责养护管理”的分级管理制度,确定日常养护和养护工程补助资金标准,重点养护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每年每千米补助5000元,一般养护农村公路每年每千米补助600元;并对重点养护农村公路,按每年每千米2000元和每年15万元的标准,分别储备大中修和水毁工程经费,一般农村公路大中修经费按每年每千米400元的标准由乡镇进行筹措。2011年,建立长效养护机制。各乡镇成立了公路办公室;提高了乡、村公路养护补助标准;落实了养护责任,实行线路分段、专人负责,并在沿途设立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
  养护投入 2002年,投资5万余元,翻修了新村至曲濑沥青路面2000平方米。全年,共采砂石料1100立方米(其中自采400立方米),打路肩10千米,修补坑槽12000平方米,维修涵洞11道,整修边沟22千米。
  2003年,完成养护砂石料2400余方,修补坑槽近1200平方米,维修涵洞21道。
  2004年,完成整修边沟50千米,整修路肩48千米,绿化12千米,修补坑槽近2100平方米,新增涵洞48道,投入养护砂石料2600余方。
  2005年,整修边沟42千米,整修路肩42千米,宜林路段绿化45千米,维修和新增涵洞14道,修补坑槽680平方米,维修破损水泥路面2700平方米,投入养护砂石料2460立方米,增加黄色分道标志线2200平方米,埋设四季牌、指示牌和警告牌计198块,完成养护投入42万元,好路率达88%。
  2007年,维修边沟580米,增加道路安全设施标牌8套,在道路危险地段增设道路防护栏600根,收回道班房一幢。组织人员对西四乡联网公路两侧植树1800株。
  2008年,在重点养护的农村公路沿线补栽各类标志、标牌等126块,全区农村公路上的学校及危险地段安装减速带共计224米,急弯处、视线不良处设置防护柱486根。
  2009年,在重点养护公路上补充完善各类标志牌、宣传牌120块,补充热熔反光标线4164米。共投入专项经费120余万元。
  2010年,因洪涝灾害,部分道路受损。对西四乡联网线K24+000、兴梅线K6+000等处进行了维修,曲濑大桥引道两侧重新修理边坡后加铺了2千平方米草皮等,投入小修保养及水毁经费20多万元。同年,打造绿色生态公路,加快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对全区重点养护路段65.31千米进行补绿、补种,移植各类行道树共计7907棵。
  2011年,加大养护投入,按照农村公路“畅通、整洁、绿化、美化、安全”的要求,购置了割草机、切割机、发电机组、压路机、风炮机、搅拌机等养护设备。
  第三节 公路运输
  2001年10月12日,吉州区运输管理所的职能、机构和人财物一并上划吉安市运输管理处管辖。2002年1月,吉州区运输管理所更名为吉安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直属一所,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2000年以来,吉州区公路运输业有很大发展,从城区到乡村,客运市场更规范,群众出行更方便,货运企业规模、运输产业发展壮大。据统计,2012年,全区营运载客汽车座位车147辆、5233座,卧铺车12辆、507座,客运量290万人,旅客周转量16317万人千米。货运车辆3940辆、3.14万吨,货运量531万吨,货运周转量15817.4亿千克千米。
  旅客运输
  旅客运输包括班车客运、定线客运、旅游客运、出租车客运和包车客运。班车客运是客运车辆按照统一编排的班次、线路和出发时间运行的营运方式。据统计,到2012年,全区客运线路67条,其中高速公路客运线路5条、跨省线路21条、跨地方线路10条、市内线路26条、区内线路5条。平均日发班次290班次,其中一级站163班次、二级站127班次。平均日旅客发送量4600人次,一级站发送3000人次,二级站发送1600人次。农村客运线18条,农村客运车辆27辆、510座,客运量45万人、旅客周转量1981万人千米。
  货物运输
  2000年以来,全区进一步开放运输市场,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运输业,进行规模化经营。区政府加大对货运企业的扶持力度,成立了货运物流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06~2012年,区政府每年制定下发吉州区货运物流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明确奖补政策与奖励标准。2011年,区货物运输企业28家,货运税收为3200万元,比2006年增长10倍。
  第四节 公路规费征收
  吉州区公路养路费征收,汽车、摩托车养路费征收由吉安稽查征费所负责,拖拉机和农用车养路费,由市交通局交通稽查征费所征收。2003年,区成立联合稽查征费所,在全区范围内对无牌、无证、无公路规费的车辆,以及未按规定缴纳公路规费的公共汽车、客货汽车、农用车、摩托车进行规费清缴。当年,该所上路查扣偷逃漏费税车辆5000辆,补缴摩托车养路费92万元、车购税130万元、工程车规费60万元。2004年,查扣偷逃漏费税车辆6028辆,补缴摩托车规费138万元、各种汽车规费340万元。2006年,摩托车养路费由区公路管理站代征。2009年1月,国家实行费改税政策,取消养路费。
  第五节 桥梁建设
  2000年以来,全区相继兴建了漓陂桥、赣粤高速公路跨泸水河大桥、樟山桥、曲濑至敦厚大桥(卢家洲大桥)。农村公路中有桥28座,其中跨越赣粤高速公路的桥梁共7座,总长458.50延米,均为四孔,净跨在46.5~58米之间,上部结构为连系梁,下部结构为单柱式墩,净空高6米。
  吉安大桥
  位于白鹭洲上游,连接阳明东路,横跨赣江,属三管五跨中承式系杆钢管砼拱桥,是吉安市一座景观桥。2002年11月开工,2005年8月通车。主桥长536米,宽28米;主跨188米,矢高58米。全长2627米,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总投资2.9亿元。
  漓陂桥
  2000年8月1日动工兴建,投资40.66万元,当年12月10日竣工,桥长为42.8米,桥宽为8米,净跨为36米。
  泸水河大桥
  2001年9月动工兴建,2002年12月竣工。该桥距曲濑乡0.6千米,北岸位置在潭头岭,南岸位置在上塘村。建有主桥和副桥,主桥高速公路桥梁全封闭,副桥桥面宽4米,供两岸人行,可单行机动车,是曲濑至上塘公路必经之桥,桥总长247米,共有8个单柱式桥墩,共9跨,净跨230米,净高12米。
  樟山桥
  2004年12月建成通车。桥梁全长61.24延米,标准跨径:4~12米,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100,设计桥宽:净7.0+2×0.75米护栏。上部结构为水泥砼空心板梁,下部结构为重力式墩台,净空高7.65米,总投资67万元。
  卢家洲大桥
  位于曲濑乡腊塘村,跨禾河至吉安县敦厚镇罗家村。2008年2月18日开工,2009年竣工。全长338米,桥面宽度采用净7+2×1.0米人行道,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KN/㎡通航等级Ⅵ-(2)级,设计洪水频率五十年一遇,采用11×30米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箱梁。两岸引道总长985米,用三级公路标准建设。项目总投资1150万元,其中:大桥主体投资880万元,由区交通局担任业主;吉安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兴建。吉州区段引道长约1千米,投资约100万元,由曲濑乡政府担任业主;吉安县段引道由吉安县负责建设。

知识出处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吉安市吉州区志(2000~201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2000年8月,下限断至2012年12月,分自然环境、建置区划、人口民族、乡镇、街道办事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供电供水供气、邮政通信等36个篇目及附录,详细记述了吉安区建区12年来的发展变化。

阅读

相关地名

吉安市吉州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