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任用与奖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62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人员的任用与奖励
分类号: G31
页数: 1
摘要: 1989年,为扶持井冈山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尽快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国家科委组成科技扶贫团, 进驻井冈山区“四县一市”进行科技扶贫工作。省委、省人民政府为配合国家科委的科技扶贫工作,分别从南昌大学、省蚕桑研究所等单位选派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5位科技骨干,到井冈山区“四县一市”任科技副县(市)长。科技副县(市)长的选派,促进了老区科技、经济、社会的信息交流,带来了新观念和新思想,加强了老区与外界科技、经济、文化项目协作。井冈山区“四县一市”科技副县(市)长选派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全区其他县(市)纷纷仿效,并与国家部委、省人民政府有关单位挂钩,争取选派科技副县(市)长。
关键词: 科学研究工作 科研开发

内容

1989年,为扶持井冈山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尽快使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国家科委组成科技扶贫团, 进驻井冈山区“四县一市”(井冈山市、遂川县、永新县、莲花县、宁冈县)进行科技扶贫工作。省委、省人民政府为配合国家科委的科技扶贫工作,分别从南昌大学、省蚕桑研究所等单位选派具有较强领导能力的5位科技骨干,到井冈山区“四县一市”任科技副县(市)长。科技副县(市)长的选派,促进了老区科技、经济、社会的信息交流,带来了新观念和新思想,加强了老区与外界科技、经济、文化项目协作。井冈山区“四县一市”科技副县(市)长选派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全区其他县(市)纷纷仿效,并与国家部委、省人民政府有关单位挂钩,争取选派科技副县(市)长。至2000年全区已选派科技副县(市)长47人,其中中央机关下派11人,省机关下派36人。
  在选派科技副县(市)长取得成效后,地委、行署要求各县(市)委、政府选派懂科技、有能力的人员到各乡(镇)任科技副乡(镇)长,至2000年,地区机关及事、企业单位派往各县市任科技副乡(镇)长就有36人。各县(市)自己选派人数更多,基本上达到每乡(镇)都配有科技副乡(镇)长。
  表彰和奖励 /1991〜2000年,全区对科技人员先后经过九次评选,近百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详见第三十九篇《人物》第三章“人物表录”)。从1994年开始经过4次评选,24位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获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1990、1994、1998年经三次评选,有64位拔尖科技人才,获地区奖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在认真贯彻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工作中,涌现了一批科技先进工作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引进新技术,为促进科技进步、发展老区经济、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取得了优异成绩。1988年1 月,吉安地区行政公署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全区先进科技工作者裴端彤等56人。
  1993年3月,赣江制药责任有限公司维生素C扩建工程中,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郭春秀、衷金生、胡忠良3位工程师,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进步特别奖,奖金6万元。
  1997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涂国新(泰和九鼎实业有限公司)、郭道无(万安知溪化工厂)、 邱富兴(峡江兴富果业良种示范场)、朱英琳(吉安市防水材料研究所)、刘家良(吉安县园艺场)为“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