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587
颗粒名称: 图书资料
分类号: G2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境内各学校的图书、资料数量很少。经过逐年添购,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白鹭洲中学、吉安市一中、泰和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均达4万余册。“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图书资料被视为“封、资、修” 的黑货,有的被烧毁,有的作废纸变卖,加上有的学校撤、迁,学校图书损失严重。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图书资料建设日益加强,各类学校每年都要添购一批新图书和期刊、报纸供师生阅读,图书馆(室)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藏书量为443.46万册;生均图书 16.21册,金额达2495万元。但与地区所规定的图书生均标准尚有较大差距。可喜的是近年投入购买图书的资金有所增加,如2000年全区中小学添购图书的经费为113.45万元。
关键词: 图书资料 信息资源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各学校的图书、资料数量很少。
  新中国建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始注重图书资料的建设。:1950年10月,省立吉安联中接管图书共31811册,其中吉安中学19335册,扶园中学10866册,吉安县中1610册,新购图书1036册。经过逐年添购,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白鹭洲中学、吉安市一中、泰和中学图书馆的藏书均达4万余册。 全区其他各类学校也陆续购买了一批图书资料。“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图书资料被视为“封、资、修” 的黑货,有的被烧毁,有的作废纸变卖,加上有的学校撤、迁,学校图书损失严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图书资料建设日益加强,各类学校每年都要添购一批新图书和期刊、报纸供师生阅读,图书馆(室)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据1999 ~ 2000学年度统计,全区中学建有图书室(馆)的 293所(14所重点中学都建有图书馆),使用面积4.4万平方米,图书阅览室385个,资料室105个。藏书量为443.46万册(其中学生图书386. 06万册,教师图书57. 4万册,电子图书30千片);生均图书 16.21册,金额达2495万元。小学建立图书室的有1064所,图书阅览室269个、资料室92个,藏书室 3533个,图书室面积2. 84万平方米,藏书量282.5万册(其中学生图书251万册,教师图书31.48万册, 电子图书22.57千片);生均图书7. 85册,金额达36115. 8万元。但与地区所规定的图书生均标准(初小生均5册,完小生均10册,初中生均15册,一般完中生均20册,重点高中的初中部生均30册、高中部生均50册以上)尚有较大差距。可喜的是近年投入购买图书的资金有所增加,如2000年全区中小学添购图书的经费为113.45万元。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