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54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
分类号: G451
页数: 4
摘要: 清末,设小学师范讲习所,对学历不及的小学堂教员和蒙馆塾师进行培训。1912年,开办庐陵县立小学教员养成所,一年毕业,共办两期,培养小学教员。1924年,省立第七师范开办讲习所,对小学教员进行3 ~ 6个月讲习训练,然后派往小学任教。1938年,师资训练所改为义务教育训练所,吉安乡村师范学校附设了 3个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1939年,吉州义务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小学教师,开办4个班,学生约200人,学习期一年。1945年,各县举办了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1949年寒假,吉安专员公署和县(市)分别举办教师讲习会,对中小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政治业务培训。“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中止。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培训

内容

清末,设小学师范讲习所,对学历不及的小学堂教员和蒙馆塾师进行培训。1912年,开办庐陵县立小学教员养成所,一年毕业,共办两期,培养小学教员。1924年,省立第七师范(现吉安师范)开办讲习所,对小学教员进行3 ~ 6个月讲习训练,然后派往小学任教。:1936年,行政区公署开办小学师资训练所,对小学教员进行训练。1938年,师资训练所改为义务教育训练所,吉安乡村师范学校附设了 3个义务教育师资训练班。1939年,吉州义务教育师资培训班,培训小学教师,开办4个班,学生约200人,学习期一年。1945年,各县举办了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
  1949年寒假,吉安专员公署和县(市)分别举办教师讲习会,对中小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政治业务培训。
  1952年下半年,为提高教师文化水平,适应改制需要,城市以校或联校,乡村以中心辅导区为单位, 组织小学教师进行学习培训,并在吉安市和永新县各开办了一所小学教师文化业余进修学校,对象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教师,学期一年,达到初中水平。
  1953年,地区在吉安第三初级中学举办了一期小学轮训班,招收50名学生,训练一年。
  1954年9月起,吉安师范开办小学教师轮训班,招收两个班,每班50名,具有高小毕业及初中一年肄业文化程度者,修业两年;具有初中及高中一年肄业文化程度者,修业一年。同年,还抽调优秀初中教师11名,高小教师10名到省中等师资进修学校培训一年;选用幼儿教师4名到南昌师范学习。此外,选送小学教师39名报考高等师范专科就读。1955年8月至1956年2月,吉安专署和县(市)先后举办标准语言训练班2期,每期20天,全区共培训小学教师50人,中学教师30人。
  I960年,采取“分级培养,分工负责”办法,利用暑期,县集训小学、农业中学教师;地区集训初中教师和部分高中教师。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中止。由于盲目发展中学,一大部分中师毕业生抽调到初中任教,一大批民办教师派往小学任教,教师的文化程度、业务水平严重下降。
  1977年暑假,地区教委在井冈山举办了乡教办主任、中心小学校长素质教育培训班。各县(市)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小学教师培训班,全区三万多名小学教师参加学习。
  1978年,地区文教局针对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不相适应的状况,组织教师制定红专规划,要求学校迅速恢复教研组,定期开展备课,认真组织业务学习。为迅速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1981年成立吉安教育学院,1985年前后各县(市)相继成立教师进修学校,分别负责对中、小学教师的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等工作。
  学历教育主要采取函授教育、卫星电视教育、脱产学历教育,“三沟通”考试4种形式。
  函授教育分中师函授和高师函授两种。参函学员,成绩合格,发给中师、高师文凭。1956年,地区成立了中师函授部,县(市)成立函授站。是年秋,在全区招收中师函授学员2000余人。1963年,全区共有函授辅导站90多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受到冲击,中断多年。1973年,开始恢复中师函授。19力年,恢复高师函授。1982年,全区有高师函授学员6503人。地、县(市)还相继建立了函授自学、作业、成绩、考核、学籍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参加函授学习,进行有序管理。1986 年,吉安教育学院设函授处,负责初中教师的函授工作。1987年,北京师范大学又设立吉安函授站,招收师范类专科达本科生。到2000年,全区基本上普及了函授师范教育。
  卫星电视教育卫星电视师范教育的任务,是运用卫星电视播出的课程,对尚未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和中等师范学历的在职初中、小学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使其达到高等师范专科和中等师范毕业的水平。高师学制两年,三年播完高师两年制课程;中师学制三年,四年播完中师三年制课程,坚持业余为主、在职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以考试和注册两种方式吸收学员参学。1988年开始招生,1998年停止招生。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吉安分校在全区11个县(市)建立了 14个电大工作站,7个电大办班点,开设 T 10多个专业。据不完全统计,1989〜1997年,全区中小学教师通过卫星电视进行系统学习、提高,达到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的2700余人,中师毕业的近600人。
  脱产学历教育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未达标的,由省、地、县(市)分别组织到进修院校脱产培训。省负责培训高中教师,地区负责培训初中教师,县(市)负责培训小学教师。从1985年开始,地区每年组织一批学历未达标的高中老师到江西省教育学院离职进修学习外,同时在吉安教育学院设立了培训部,14 个县(市)创办了教师进修学校,对学历不足的初中、小学教师实行分期、分批地培训,学期1 ~2年。到 2000年,全区参加脱产学历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共5664人,其中达到大学本科毕业的448人,达到大学专科毕业的2841人,达到中专学历的2375人。
  "三沟通”(电视教育、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可以互相沟通)考试教育部为提高教师学历开通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开设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政治教育四个专业。吉安地区从1994年开考,参考的中小学教师两万多人次。至2000年,通过“三沟通”考试,取得大专以上文凭的有3000多人。
  业务培训教材教法学习和考试从1983年开始,地区教育局对全区小学教师分别进行了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对象为:196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语文、数学教师,包括分管教学工作的正副校长、教导主任(不含1977 年以后经考试入学的中师毕业生)都要参考。考试成绩80分及格,考试及格者由地区统一发给合格证,不及格者次年补考。:1985年开始,举行初、高中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考试对象为:1966年以后参加初中教学工作,学历未达大学专科毕业程度的各科教师,1966〜1977年推荐上大学而入学前文化程度未达高中毕业程度教师(年满50岁以上男教师和年满45岁以上女教师可不参加)。据统计,考试成绩合格率,小学占应考教师92.5%,初中72. 3% o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1991 - 1997年,全面开展对校长培训匚采取分级负责办法,省负责高中校长培训,地区负责初中校长培训,县(市)负责小学、幼儿园校长培训。全区共举办初中校长培训班11 期,培训初中校长485名;举办小学校长培训班83期,培训小学校长2865名;选送高中校长(书记)到省教育学院参加培训的89人。从1998年开始,对新任的中小学校长进行集中培训。1998年,吉安地区教育学院培训新任初中校长及后备干部150名,培训新任县城和厂(矿)小学校长100名,省教育学院培训新任高中校长(书记)6名。
  骨干教师培训对业务水平较髙,教学能力较强,热心教学研究的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利用假期“充电”提高,学习教材,钻研教法,使之成为教学“领头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地区教育局每年暑期都举办了骨干教师学习班,每期200人,请外地专家、学者讲课传递信息。每逢出现新编教材或先进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首先组织骨干教师学习、培训。据1998年统计,全区先后有3600多名小学骨干教师,2400多名中学骨干教师参与过培训。
  教学基本功培训培训小学教师具备基本的教学功底。主要通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专题研究、 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互教互学等形式,在教师中开展练基本功活动,如“三笔一画一话”(粉笔、毛笔、钢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运用现代化手段教学。地区1996年进行试点,1997年开展培训,1999年结束, 全区共有2. 3万名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培训。
  学科基本功培训分学科进行基本功培训,初中着重培训短缺学科教师。1993〜1995年,对初中的英语教师进行了一轮培训;1997年,地区在井冈山集训了 100名小学音乐教师,学习期为一个月’ 1998年暑期,又在井冈山为期一月培训初中美术教师100名。小学教师不分学科,全员参加。至2000 年,小学教师均参加了一轮培训。
  新教师培训地区教委规定,从1997年开始,凡中师毕业生在吉安地区内任教的新教师,都要经过一年以上学习锻炼后才能上岗。主要采取的方式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毕业学校出面联系,就近到农村小学、幼儿园学习、试教,向老教师学习教育、教学先进经验,掌握教学基本功底,一年以后,经过组织考察合格,方可上岗任教。
  教师在职继续教育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地区教育局规定,从 1995年开始,将全区在职的中小教师,列入继续教育对象。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再培训、提高。培训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教育,文化专业进修,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新知识、新教学手段的培训等。非师范院校毕业生还必须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师范专科课程。1998年 4月,吉安地区行政公署批转地区教委制定的《吉安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确定继续教育由县(市)进修学校承担小学教师,吉安教育学院承担初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委托江西教育学院协办。继续教育每5年为一周期,按省、地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开设课程,使用教材。 2000年,全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已全面启动。
  表26-9-1 2000年吉安地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一览 单位:平方米、人校名 成立时间 校园占地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 教 师专业教师总数 高级 中级吉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4 8000 1411.5 16 6 4井冈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1985 0 0 11 3 4吉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1 20659 6292 23 5 8续表校名 成立时间 校园占地面积 房屋建筑面积 教 师专业教师总数 高级 中级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5359 5291 16 3 5峡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1994 6670 1400 8 3 5新干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2 10667 3284 19 7 9永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2052 1500 14 1 10泰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26680 10000 22 8 6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0 2700 1492 12 2 6万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4 8000 3400 17 4 11安福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5 3779 2046 15 4 3永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3 2000 2510 8 2 6宁冈县教师进修学校 1986 0 0 13 4 3表26-9-2 1980 - 2000年吉安地区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培训一览 单位:人次校名 脱产进修 (中师) 中师函授 电视师范 专业合格证考试 校长培训 教导主任培训 骨干教师培训, 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班 基本功培训 三沟通培训 民办教师培训 教材教法考试吉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172 391 193 409 245 73 269 338 1592 383 138 759井冈山市教师进修学校 57 71 0 0 104 0 72 86 0 0 0 100吉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662 4000 451 2539 382 49 457 337 2523 125 0 376吉水县教师进修学校 233 811 207 1008 263 0 379 434 2299 891 0 1008峡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75 153 139 1053 125 50 2509 139 1531 280 1208 145新干县教师进修学校 86 109 66 586 260 94 620 250 811 781 1232 1435永丰县教师进修学校 81 125 92 3937 217 — 222 251 200 741 — 3918泰和县教师进修学校 200 580 39 825 449 182 209 420 2150 463 485 2150遂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257 91 55 403 440 365 662 536 2532 569 450 3256万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480 314 126 2430 310 220 650 1120 2800 500 389 2860安福县教师进修学校 204 253 800 530 287 — 283 157 1590 544 — —永新县教师进修学校 233 468 300 1025 613 56 328 190 1700 297 285 483宁冈县教师进修学校 60 604 22 0 0 0 0 0 0 0 0 0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