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井冈山大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52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井冈山大学
分类号: G64
页数: 2
摘要: 1958年6月20日,中共吉安地委制定了《关于创办吉安工学院、吉安农学院、吉安医学院、吉安师范学院四所高等学校的初步方案》。是年,四所学院首批招生共650名。其中工学院设机电、化工、冶金三个科,招生120名,每科学生40名;农学院设作物栽培、土壤化肥、畜牧兽医、园林艺术四个科,招生240 名海科学生60名;医学院设农村医疗科,招生50名;师范学院设文史、数理、生化三个科,共6个班,招生240名。四所学院各科修业年限均为两年,9月1日正式开学。井冈山大学办学5年间,培养了四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1252名,锻炼了一批办学骨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后来井冈山师范学院和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兴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等学校 类型

内容

1958年6月20日,中共吉安地委制定了《关于创办吉安工学院、吉安农学院、吉安医学院、吉安师范学院四所高等学校的初步方案》。是年,四所学院首批招生共650名。其中工学院设机电、化工、冶金三个科,招生120名,每科学生40名;农学院设作物栽培、土壤化肥、畜牧兽医、园林艺术四个科,招生240 名海科学生60名;医学院设农村医疗科,招生50名;师范学院设文史、数理、生化三个科,共6个班,招生240名。四所学院各科修业年限均为两年,9月1日正式开学。
  工学院设在吉安高中(今白鹭洲中学),农学院设在吉安农校(今吉安柴油机厂),师范学院设在吉安师范,医学院设在地区卫生防疫站(吉安市西肖家巷)o 1958年11月底,四所学院同时迁往吉安市南部的神冈山;12月,地委决定将四所学院合并,成立吉安地区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学校——井冈山大学。 校址设在吉安农校内(吉安市东门村),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先后开办了机电厂、化工厂、农场、畜牧场、制药厂、砖瓦厂,一次可容纳100多名师生进行劳动实践。同时还建立了若干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条件。如工学院机电科两班同学在南昌江东机床厂实习一个月,全部学会了电灯线路安装,50%的同学熟练掌握了造型技术,35%的同学掌握了化铁、锻工技术,45%的同学能熟练地操作机床。
  该校开办时只有教职员工109人,1960年增加到147人,1961年学生达909人,教职员工有265人, 两者的比例为1:3.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校先后派出42名教师分别到全国17所重点高校和一般院校系统地进行29门专业的脱产进修,占教师总数的29%以上。从1960年起,学校在原来2年制专科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语言文学系、数学系、理化系、医疗系、农学系五个本科,其学制除医疗系为5年外,其余均为4年。学校的发展至1961年达到高峰期,全校计有化工、机电、畜牧兽医、农学园艺、水电、 医疗冲文擞学、物理、化学、体育、师范体育12个系科,共24个教学班。
  1961年,中共吉安地委决定对井冈山大学进行调整,当年撤销工学院;1962年撤销农学院和医学院,10月,师范学院改为吉安师范专科学校;1963年10月,师专也停办。
  井冈山大学办学5年间,培养了四届本科和专科毕业生1252名,锻炼了一批办学骨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后来井冈山师范学院和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兴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