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考查与评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465
颗粒名称: 成绩考查与评定
分类号: G424.7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学业成绩考查有临时测验、学月考试、学期考试、学年考试、毕业考试五种。学业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各科学期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 60%,学期考试成绩占40%。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及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1932、1933年,实行小学生毕业会考。操行成绩以公民训练的成绩为准,主要由级任教师考查,分等第记分。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业成绩考查方法大致与民国时期相同。操行成绩由班主任会与科任教师就学生平时行为评分, 并用具体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缺点。1978年恢复留级制度,留级率不超过5%。199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毕业生全部就近升入初中学习。
关键词: 考试 学习成绩

内容

民国时期学业成绩考查有临时测验(不定期考试)、学月考试(每月终举行,每学期至少两次)、学期考试(一学期结束)、学年考试(一学年结束)、毕业考试五种。学业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学生平时成绩计算方法:将平时考试成绩累计除以考试次数。各科学期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成绩占 60%,学期考试成绩占40%。学生修业期满考试成绩及格,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1932、1933年,实行小学生毕业会考。操行成绩以公民训练的成绩为准,主要由级任教师考查,分等第记分。
  新中国建立初期,学业成绩考查方法大致与民国时期相同。
  1953年,成绩考查记分方法模仿苏联的五级记分制,其标准是:学过的知识能彻底精通的评为5分; 能彻底了解,答案较完整的评为4分;中等的评为3分;一知半解的评为2分;学的知识模糊不清的评为 1分。考查方法:平时考查、月终考查、学期考查。五级记分重视平时考查,学期成绩总评是根据学生平时成绩的发展情况酌定分数,不举行学期考试。操行成绩由班主任会与科任教师就学生平时行为评分, 并用具体评语指出学生的优缺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觉得五级记分制不够准确,1958年又恢复百分制。学科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 ,不评学生总成绩。
  1964年,根据《江西省全日制中小学学生学业操行成绩考查暂行方法》,将课程分为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两类。语文、算术为考试科目,其余均为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以百分法计算,考查科目只记及格或不及格。考试科目的期末成绩:学期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60%和40%。学年成绩: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占60%,第一学期的期末成绩占40%。毕业班各应考科目学年成绩即为毕业成绩。操行评定: 以党的教育方针、学生守则为依据进行考查,以班主任为主,征求科任教师和少先队组织的意见,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写出评语,不分等次。
  “文化大革命”中曾取消考试和留级制度。1978年恢复留级制度,留级率不超过5%。小学升学考试只考语文、数学两科,采用百分制记分,排列名次,择优录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依据1978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稿)》有关规定执行。学业考查方面,强调以平时课堂提问和作业考查为主,考试次数不要过多,不要出偏题、怪题,不要搞突然袭击。语文、数学每学期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其他课程只进行期末考试, 采用百分制记分。操行每学期评定一次,只写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适当指出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1996年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取消了升学考试,毕业生全部就近升入初中学习。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