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3453
颗粒名称: 教育方法
分类号: G4
页数: 1
摘要: 清末的蒙养院,其保育教导旨在:“发育儿童之身体,渐启其心智。保育方法以自由游戏,培养幼儿爱众乐群之习气”;“为心知意兴开发之资”;“以各项手技活动,引导幼儿用手用眼,以谈话等项,端正儿童之行正仪容”。20世纪30年代中期,幼稚园的教育教学,则“注意科学之方法,强调顺应幼儿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施以适当保育,不得授之以读写等类小学之课程”。活动分自由和团体两种,同时重视和提倡儿童参加户外活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一般在同一年龄班进行,也有根据各自的条件分小组进行的。
关键词: 教育方法 教育培训

内容

清末的蒙养院,其保育教导旨在:“发育儿童之身体,渐启其心智。保育方法以自由游戏,培养幼儿爱众乐群之习气”;“为心知意兴开发之资”;“以各项手技活动,引导幼儿用手用眼,以谈话等项,端正儿童之行正仪容”。20世纪30年代中期,幼稚园的教育教学,则“注意科学之方法,强调顺应幼儿个性。依照其身心发展施以适当保育,不得授之以读写等类小学之课程”。活动分自由和团体两种,同时重视和提倡儿童参加户外活动。
  新中国建立后,幼儿教育工作遵循“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应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的原则,以游戏为主,上课为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用游戏、观察、操作、讲解、谈话、示范、运用范例等启发性、 直观性、形象性的方法上课,把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小班、中班采用直观的游戏形式,以增进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大班则逐步减少游戏因素,为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幼儿园上课时间随着幼儿年龄增长而延长,小班每周上课6 ~ 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 10-11节,每节20 -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25 ~ 30分钟;1986年后开设的学前班,每周上课仍不得超过12节,每节课的时间为30分钟。
  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一般在同一年龄班进行,也有根据各自的条件分小组进行的。乡村幼儿园因受条件的限制,其教学及其他活动因地制宜,但都以《幼儿园教育纲要》为依据实施保教,各种活动均衡进行、不偏不废,特别注意纠正那种重上课、忽视其他活动的偏向,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成人化。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吉安地区志 第四卷》

出版者: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