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蚕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599
颗粒名称: 天蚕丝
分类号: F762.7
页数: 1
摘要: 1949年王松年著《江西之特产》载:天蚕丝是江西独有的特产。天蚕主要有樟蚕、柞蚕、樗蚕、柳蚕、 枫蚕、栋蚕、乌柏蚕、栗毛蚕八种,樟蚕丝的主要产地是泰和、遂川、吉安、永丰、吉水、永新、 信丰、大庾、万安等地。吉安地区是江西重要林区之一,所以天蚕丝产量较多,天蚕丝的制作很不容易,直接影响蚕丝的品质。制丝全为手工操作,分清水浸蚕、手工抽丝、米醋浸丝三步,每步在数量的掌握、时间的分布、手法的操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品质好的天蚕丝质轻,主要用于医疗缝合、制作飞机蓬翼、降落伞,也可制作渔网及工艺品。
关键词: 土特产品 天蚕丝

内容

1949年王松年著《江西之特产》载:天蚕丝是江西独有的特产。天蚕主要有樟蚕、柞蚕、樗蚕、柳蚕、 枫蚕、栋蚕、乌柏蚕、栗毛蚕八种,而樟蚕最多。樟蚕丝的主要产地是泰和、遂川、吉安、永丰、吉水、永新、 信丰、大庾、万安等地。吉安地区是江西重要林区之一,以上八类树种较多,樟树尤多,所以天蚕丝产量较多,樟蚕丝尤多,而且品质最好。
  天蚕丝的制作很不容易,制法的良拙,直接影响蚕丝的品质。制丝全为手工操作,分清水浸蚕、手工抽丝、米醋浸丝三步,每步在数量的掌握、时间的分布、手法的操作都有严格的要求。
  品质好的天蚕丝质轻,透明,坚韧不烂。其用途很多,主要用于医疗缝合、制作飞机蓬翼、降落伞,也可制作渔网及工艺品。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泰和设立“天蚕制造所”,专门就地收购天蚕,加工制作天蚕丝。据《江西之特产》载:1948年全省天蚕丝总产量1115担,其中泰和125担,遂川105担,吉安55担, 永丰40担,吉水45担,永新30担,万安55担,加上“泰和天蚕制造所”产量超过全省总产一半以上。主要销往上海、香港,再转销到美国、日本,加工后再销往世界各地。
  进入五六十年代,由于工业发达,替代产品质优价廉,天蚕丝生产几乎停顿,只有少量生产,用作织制渔网。七八十年代以后,几乎绝迹。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