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水产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1072
颗粒名称: 其他水产动物
分类号: S917.4
页数: 2
摘要: 大鋭又名娃娃鱼、狗鱼,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于宁冈、井冈山、遂川等地海拔300米以上的山谷清澈的溪流中,尤以宁冈县茅坪乡的水溪中数量较多。20世纪50年代年捕获量达400千克左右,而且个体较大,1956年当地群众曾捕获1尾重达18.4壬克。大銳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躯干粗扁,尾侧扁,四肢短,皮肤光滑, 以鱼虾、蛙为食。由于酷渔滥捕,存量锐减,难觅踪迹。所幸宁冈县茅坪乡坝上村的个别农户及井冈山市水产场采取保护性措施,蓄养了不足10尾,体重大者7 ~8千克以上,小的也有3 ~4千克,如此才免绝迹,但仍然岌岌可危。但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性成熟难达同步,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关尚未突破。
关键词: 渔业 水产动物

内容

大鋭又名娃娃鱼、狗鱼,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于宁冈、井冈山、遂川等地海拔300米以上的山谷清澈的溪流中,尤以宁冈县茅坪乡的水溪中数量较多。20世纪50年代年捕获量达400千克左右,而且个体较大,1956年当地群众曾捕获1尾重达18.4壬克。但到1985年禁捕的前几年,年捕获量仅100 千克左右,尾重多在1.5千克左右。大銳背面棕褐色,有大黑斑,躯干粗扁,尾侧扁,四肢短,皮肤光滑, 以鱼虾、蛙为食。肉味鲜美。由于酷渔滥捕,存量锐减,难觅踪迹。所幸宁冈县茅坪乡坝上村的个别农户及井冈山市水产场采取保护性措施,蓄养了不足10尾,体重大者7 ~8千克以上,小的也有3 ~4千克,如此才免绝迹,但仍然岌岌可危。20世纪80年代,宁冈县农业局曾在茅坪建场,采捕野生狗鱼进行人工养殖,驯养成功。但由于人工养殖条件下雌雄性成熟难达同步,人工繁殖的技术难关尚未突破。
  鳖又名甲鱼,脚鱼。分布于区内各种水域中,以鱼、虾、螺等为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高级滋补食品。鳖甲可入药,有滋阴补血等功效。
  龟有两种,一为大头平胸龟,又名乌龟、草龟、山龟,背甲长10 ~ 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呈黑色或棕色,头颈侧面有黄色浅状斑纹,腹面略带黄色并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偏平,指、趾间有全蹊。 二为鹰嘴龟,头大呈圆锥形,颈短不能缩入甲壳,尾呈竹鞭形,长25 ~28节,前趾5爪,后趾4爪,爪锋利,上腭前端弯曲成锋利钩状,形似鹰嘴,下腭前端呈镰刀状,齿位于咽喉内。龟以植物、小鱼虾、蜗牛、 蠕虫、蚯蚓等为食。大头平胸龟分布广但数量很少,鹰嘴龟仅发现于遂川县碧洲乡的山涧溪流中。龟的腹甲称龟板,可作补药。
  棘胸蛙又称石拐、石鸡,大者体长可达12厘米以上,皮肤粗糙。雄蛙背面有成行的长疣,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前肢粗壮,内侧三指有黑刺,在咽下有单个内声囊,有雄性线。雌蛙背部都是分散的小圆疣,腹面光滑,趾间全蹊。棘胸蛙生活于山区溪流下或附近岩石上,分布于井冈山、宁冈、永新、遂川、永丰、安福等地。体型较大,肉味鲜美,被视为山珍。
  虎纹蛙体长可达10厘米以上,背面黄绿棕色,有不规则斑纹,腹面白色,前、后肢有横斑,皮肤粗糙,背面有许多疣粒,趾全蹊。生活于近山的旷野、水田、池塘、水沟等处,捕食昆虫、蚯蚓、蜘蛛以及小型蛙类。分布于全区各地。肉味鲜美,堪称佳肴。
  蚌分布广,产于江河、池塘等水体中。蚌肉可食,壳可加工制作钮扣和工艺美术品,也可粉碎后作矿物性饲料。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是人工培育淡水珍珠的主要材料,经济价值很高。
  螺种类较多,常见而分布较广的有圆田螺和螺姗,栖息于各种水域中。肉鲜美可食,亦可作鱼类和鳖的饲料,壳及肉均可作中药,药名田赢,有清热利尿功能。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