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供销社直属企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图书
唯一号: 140320020210000888
颗粒名称: 改革供销社直属企业的经营体制和机制
分类号: F721.2
页数: 2
摘要: 1985年,遵照行署关于县以上公司体制可以本着“专业划细,核算划小”的原则,地区商业局把棉麻业务从地区土产公司划出单独成立了吉安地区棉麻公司;吉水县供销社把原土产日杂公司的6个承包组重新组合划分为土产、日杂、再生资源3个公司。1991年以后受经济过热的刺激及供销社开拓经营的需要,一些县(市)公司对公司的内部结构作了调整,把原来的公司改为总公司,把原来的业务科室改为分公司。大多数县(市)供销社也纷纷仿效,把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剥离出来重组新的企业,搞活了这几块优势业务。
关键词: 供销体制改 企业经营体制

内容

1985年,遵照行署关于县以上公司体制可以本着“专业划细,核算划小”的原则,地区商业局(当时供销社与商业局合并)把棉麻业务从地区土产公司划出单独成立了吉安地区棉麻公司;吉水县供销社把原土产日杂公司的6个承包组重新组合划分为土产、日杂、再生资源3个公司。1991年以后受经济过热的刺激及供销社开拓经营的需要,一些县(市)公司对公司的内部结构作了调整,把原来的公司改为总公司,把原来的业务科室改为分公司。如地区农资公司改为总公司后,下面有十几个分公司,原地区土产公司改为总公司后也有9个分公司。
  随着日用工业品计划物资的逐步放开,经营分工的逐步改变,除永新、宁冈及井冈山等县(市)供销社以外,余均成立了供销社自己的工业品批发经营企业,名称叫工业品贸易中心、贸易公司、贸易货栈等。到1991年,吉安地区供销社工业品公司成立,供销社系统上下形成了工业品批发经营系统。工业品批发经营搞得好的县,如吉水县供销社在原工业品公司基础上又裂变出五交化公司和百货公司,对基层社实行联购分销,业务超过了国有商业的同类公司。各类企业在工业品批发经营领域又形成了激烈竞争的经营态势。在内部管理上普遍推行不同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主要形式是公司内部分组承包。承包的具体内容有利、税、费包干,以及纯利大包干等。推行资产剥离重组,即把企业中的优势资产或优势业务剥离出来,重组新的股份制企业。地区供销社从2000年开始,把烟花爆竹业务从杂品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烟花爆竹有限责任公司;把再生资源业务从土产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再生资源经营中心;把农资复合肥厂从农资总公司剥离出来成立了兰柏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大多数县(市)供销社也纷纷仿效,把烟花爆竹和再生资源剥离出来重组新的企业,搞活了这几块优势业务。
  实行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改变过去社有企业单一的投资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社有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产权多元化一般是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企业内部干部职工集资入股,允许经营管理者持大股;二是供销社系统内部的企业互相参股;三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系统外资金投资入股,把社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公司。一些老的企业通过改制后成了股份制企业。剥离重组的公司都是股份制企业,新设立的公司也都是股份制企业。通过产权多元化,使社直企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知识出处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吉安地区志 第二卷》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实地、系统记述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