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丧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1021
专题名称: 吊丧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4/001
起始页: 74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吊丧,遇亲丧需派人向亲戚报丧,亲友前来吊唁,孝子要哭着迎接。已出嫁妇女,接到祖、父母辈去世噩耗后,近处的要立即回娘家奔丧,边走边哭,远处的则到村口开始哭泣。已婚女婿须送丧褥、丧鞋(女多者可合送)以及香烛纸马等祭品。丧居农村者,女婿还须给丧夫“把合”钱,无女者由侄女婿或孙女婿负担,其他亲朋好友,须备蜡烛一对或“折烛礼”,亲往吊唁。嫡系亲人披麻戴白,其它晚辈戴白不挂麻。棺柩停放中堂,灵前设灵牌或遗象,点一盏灯,昼夜不息,设香案、祭品。吊唁者叩头礼拜,孝子回拜答谢。富豪仕宦人家,设孝堂、安灵位,高悬挽幛悼联,挂素布为幔,做道场,延僧道念经,谓之“打醮”,以超度死者。有的设祭堂,发讣告,恭请地方名人学士4—8人为“礼生”,朗诵祭文,高鸣挽歌,谓之“行祭”。还有的举行“题红点主”,敦请一位官宦为“大宾”,配以四位“陪宾”,二位“知宾”,由“大宾”用朱笔第一次点纸(木)制主位牌头,第二次点中间,最后在灵牌上的“王”位上(事先空着)加一点成“主”位,随即吊祭。是夜灯烛辉煌,通宵达旦,哀乐不止。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崇仁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崇仁县志采用志、记、述、传、录、图、表等多种形式,而以志为主来充分表达内容。除《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以记事本末体为辅外,其它各篇,均按照“横排门类,纵写史实”的方法,组织资料,横向展开,顺次记叙。崇仁县志首列概述、大事记。以概述总摄全书,大事记纵贯古今。正文分设7篇,依次为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篇下设章,章下设节,共49章,189节。附录殿后,共十部分组成。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散见于《大事记》和有关章节,不另立专章,以免领属失当,记叙重复。崇仁县志某些章节,正文之余,尾加“附记”、“简介”,借以辑录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而补正文之不足。有些内容似嫌枝蔓,缺而不记,读者难明,则于文后加“附”或“注”以阐发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