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初的丧礼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836
专题名称: 清末明初的丧礼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25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清末明初的丧礼虽比先秦简化,但仍然很繁复、琐碎。如出殡之后,家中要设香案,供奉灵位,扎“灵屋”,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供品不断,香火不绝,满七才拆灵堂,其后,守制继续,满一年,要行周年祭。丧父母者,守孝三年,期间逢考不能应试,居官离任回家,谓之“丁忧”,又称“守制”。守制(守孝)期间,还应披白带孝,忌穿华丽衣服,端午节不包粽子,家中不办婚嫁喜事。男性在老人亡故满100天以后方能理发;第一个春节不外出拜年;过年用素纸(多是蓝色)书写春联贴于门上,联语常书“守孝三年容易满,思亲百载最难忘”。3年中不出远门;孝子鞋、帽上缀小白布1块,孝女头上系白布条1根……所有的这些,既夹有鬼神迷信的消极因素,变是儒家孝文化在丧葬上的体现。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