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820
专题名称: 撒帐
其他名称: 坐床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246.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撒帐:又叫坐床;新婚夜,新人坐在新床上,众人用同心金钱、五色彩果抛撒在他俩身上,称为撒帐。或是在入洞房前,用枣、栗、花生、糖果等抛撒在新床的各个部位,同时演唱《撒帐歌》。撒钱币,专门铸有“夫妇偕老”、“金玉满堂”一类字眼,人称撒帐钱。宋时撒金钱彩果。古代又有在婚礼上“撒谷豆”的仪节,则是为了避邪。明清以后,这两种仪节趋向合流,婚礼上多用枣、栗一类撒帐,并有象征意义:枣、栗子,寓意“早立子”;石榴,寓意“多子”;花生,寓意“花着生,有男有女”;糖果,寓意“甜甜蜜蜜”;核挑取其质坚味美,象征子女“坚强有为”。各地则还有许多约定俗成的做法。如今城市婚礼上向新人身上抛撒吉祥花粉和红绿纸末的做法来自域外,却也和传统的撒帐十分相似。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