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746
专题名称: 稻瘟病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120.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稻瘟病稻瘟病早稻发生较重,晚稻一般很少发生,并呈波浪式发展。1987、1988两年属轻发,由于发生较轻,农户有轻视防治稻瘟病现象,加上连年种植浙幅系统,73-07等易感稻瘟病品种,致使1989年稻瘟病的发生面积急剧上升,造成稻谷减产,并使稻草和种子带菌率较高,同时次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又碰上长时阴雨,稻瘟病发生面积猛增,造成稻谷减产甚至绝收。而且该年晚稻也出现中等发生,由于防治得力,1991、1992年两年发生量稳定下降,1993-1994两年又缓慢回升,随着优I华联2号栽种面积的不断扩大,抽穗时常遇不良天气等原因,1997-1998两年稻瘟病又有上升,1999年以后优I华联2号种子逐渐淘汰,才使1999-2000年稻瘟病稳定下降。 该病90年以前主要是大面积用药剂防治,在栽培上没有注意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更换。后因稻瘟病大面积流行,农户意识到更换抗病品种的重要性,因而易感病品种逐年减少,加上应用富士1号、三环唑等高效药进行大面积的防治,稻瘟的发生逐渐得到控制。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