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总在西田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733
专题名称: 贺老总在西田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319.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八一”南昌起义之后,贺龙率部南征,途经临川时,在大岗西田村停驻了一些时日,留下了不少佳话。 求神不如求医 一天下午,贺龙在田间小道上散步,偶然看见一个村妇手香烛、纸钱的篮子,神色忧郁地向村子南面的土地庙走去,他想这位大嫂一定是有了什么难处,也许我能帮她,便跟上前去,打算问个明白。 贺龙等那村妇走出庙门,便跟上去亲切地对她说:“大嫂,我刚才听出你家里有人生了重病,得赶快请医生才是。这泥菩萨是木雕泥塑的,它无法治好你孩子的病。”他见对方有些疑惑,接着说:“大嫂,我们部队有医生,让他给你孩子治治吧!”。 军医确诊孩子患急性肺炎,给他开了一些药,几天后,高烧退了,病也也好了。村妇激动提了鸡鸭来到贺龙的住处道谢。贺龙幽默地笑着说:“大嫂,土地神受‘礼’可不会治病,我们的医生会治病却不受礼呀!” 村妇提着鸡鸭回家,逢人就讲革命军好,有病莫信神,吃药才是好办法。大家听了都觉得有理,于是从此冷落了庙里的土地神。 智解纠纷 一天傍晚,有个战士来报告:桃里和蛇咀两个村子的农民闳久旱无雨,为争水的事快要打起来了! “宗族械斗,若不及时制止,必有大死大伤。”贺龙想到这里,二话没说,拔腿就向闹事地点走去。 “不准打架!”随着贺龙的一声猛喝,正扭作一团的人们霎时都静了下来。 “打架就能够解决问题么?打架只能出血,不能出水!”贺龙一面大声地劝说着,一面登上跟前的一个高坡。望着情绪稍微安定下来的人群,贺龙也降低了声音,和缓地对大家说: “老乡们,‘要想庄稼长,水是爹来肥是娘’,我老贺是庄稼人出身,也懂这个道理。可是,打架能够解决问题吗?” 说完,便叫人到一农户家里取来一扎筷子。贺龙拿着一扎筷子,先是用尽力气折,怎么也折不断,然后,抽出一只筷子,一折就断。贺老总笑了,又语重心长地说:“一只筷子容易折,一扎筷子要折就难了。这说明,团结才是力量,农民兄弟要翻身,要解放,一要共产党领导,二要加强团结啊!”贺龙的话使大家看到了和解的希望。 “我们只想要水,不是想要打架”有人说。 “那好办。”贺龙接过话茬说: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就象两脚走路一样,左脚迈一步,右脚再迈一步,共同前进。”于是贺龙提议:两个村子,一个逢单日放水,一个逢双日放水。两村的农民听了都说这个办法好。就这样,一场风暴竟化成满天样云,许多人都好后悔:一时半刻的冲动,竟差点伤了两村之间十年的和气。 叫我老贺 贺龙身为军长,可他待人总是和蔼可亲,从不摆官架子。他在西田,每天晚上,来看望他的农民络绎不绝,把堂屋挤得满满的。贺龙就推心置腹,亲切地同大家拉家常;谈土豪劣绅的罪恶,讲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理。 这天晚上,贺龙在堂屋里又同大伙讲“八一”起义的事,讲当时战斗的经过,大家个个听得入神,堂屋里时而响起阵阵笑声。有个青年农民当听到贺龙率兵打了胜仗时,情不自禁地突然喊了一声:“贺军长!”贺龙一听连忙摇手制止,谦虚地说:“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在我们队伍里,官兵一个样,军民一家人,你们别叫我贺军长,叫我老贺!” 此后,西田的农民都称贺龙为“龙贺”了。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