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唯一号: 140234020230000635
专题名称: 黄栀子
其他名称: 栀子;山栀子;小枝子;红栀子;山枝;木丹;黄果树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2/001
起始页: 162.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黄栀子又名栀子,山栀子、小枝子、红栀子、山枝、木丹、黄果树。为茜草科多年生灌木,以果实和根入药。栀子花白色肉质,香气浓郁,各村都有栽种。 黄栀子是一种阳性树种,喜温暖向阳、湿润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低于15℃或高于30℃均可助长落花落果。气温降到12℃以下时地上部分进入休眠,在—5℃可以安全越冬。喜湿润的气候,忌积水,较耐旱。5—7月花果期,如雨水多,落花落果明显,干旱时产量也不高。幼苗期需水较多,且宜稍荫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较好。严寒地带、低洼积水、背荫、盐碱地不宜栽种。 黄栀子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采用分株、扦插繁殖。 黄栀子果实呈长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厘米,直径1—1.5厘米,表面红黄色或棕黄色,有4—6条隆起的纵棱,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存果柄,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破开后内表面色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集结成团,种子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有细小疣状突起。 黄栀子种子发芽适温为25—30℃,不耐贮藏。保存一年以上的陈种子发芽率显著降低。留种宜选植株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果枝节间粗短,果实皮薄、饱满、圆鼓形、色红黄的新产中型果实作种。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