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唯一号: 140230020230000910
人物姓名: 肖奇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30000003/001
起始页: 319.pdf
性别:
出生年: 1957
籍贯: 连城乡大升村

传略

肖奇,男,1957年1月出生,连城乡大升村人。中共党员,现任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福州军区32413部队服役,历任战士班长;1979年2月在广州军区53024部队服役,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任班长。(回国后所在班曾被评为集体三等功);1981年1月退役后安置在临川县连城公社企业办工作;同年7月考入崇仁师范读书,1983年7月毕业后分配在崇仁县航埠公社中学工作,同时借调在县文教局编写《崇仁县教育志》;1984年7月任中共崇仁县委宣传部理论干事;1985年1月任崇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业秘书,期间考入抚州市委党校大专班学习两年;1988年4月任中共崇仁县纪委常委、办公室主任;1990年2月任崇仁县六家桥乡党委书记;1997年6月任抚州地区物资局党委副书记;1997年11月任崇仁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0年7月任金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2年12月至2006年6月任中共金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2006年6月任中共金溪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长期从事基层工作,具有丰富的阅历和工作经验,担任中共崇仁县六家桥乡党委书记期间,呕心沥血,励精图治,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策群力,艰苦奋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把一个全县最落后的乡镇改变成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先进乡镇,个人也因此多次被市、县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担任崇仁县和金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期间,对“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崇仁县围绕着苎麻纺织厂上规模,突出抓好了苎麻生产基地的培育和发展;在金溪县围绕着黄栀子产业化的发展,突出抓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的发展,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使金溪县一跃成为全国闻名的黄栀子之乡;担任中共金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期间,抓住组织工作的特点,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组织工作充满活力。选派年轻干部 赴沿海发达地区和本县客商企业“打工训干”、“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村帐民审站管”、发展党员“三项推优制度”等创新做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所抓的“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示范点——合市镇被评为2004年度抚州市唯一获得的全省党建红旗单位。 担任县级领导职务后,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地、自觉地参与县域经济建设,引进了一批大客商。其中浙江绍兴客商投资的波尔休闲渡假山庄和金都大厦均成为金溪县县城标志性建筑。十分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素养。经常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理论文章,10多篇调研文章先后被新华社、《江西日报》、《江西党建》等多家报刊媒体刊载。其中《选派打工——培养锻炼干部的有益尝试》被收入人民日报社出版的《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型文集;2005年撰写的《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分别在求是出版社出版的《理论与实践——领导干部文集》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表;《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党的贴心人》一文2006年在江西日报发表,并被收入中组部出版的《中国党建工作指导丛书》;《党员群众经济联合体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一文被新华社收入《内参资料》。2004、2005年度连续两年调研文章获全市优秀调研成果奖。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

相关专题

理论干事
职位
副县长
职位
党组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