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唯一号: 140230020220000078
人物姓名: 吴伯宗
人物异名: 名祐,以字行于世
文件路径: 1402/01/object/PDF/140210020220000001/005
起始页: T03599_00.pdf
时代: 明代
出生年: 1334
卒年: 1384
籍贯: 明初金溪新田(今属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

传略

名祐,以字行于世,明初金溪新田(今属东乡县红光垦殖场新田分场)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吴伯宗从小聪敏,10岁即通举子学业,洪武三年(1370)乡试中举,名列第一,为解元;洪武四年廷试中又得进士第一,为明朝开科状元。廷试时,洪武帝亲制策问,点吴伯宗为状元,赐给冠带袍笏,授礼部员外郎。参与会修《大明日历》及后妃功臣传,书成,又赐衣袜。 吴伯宗为人温厚,但外柔内刚,不附权势,不屈奸邪。时值左丞相胡惟庸当权,结党营私,玩弄权术。吴伯宗不肯随附,胡惟庸怀恨在心,借事将其谪居凤阳。吴伯宗没有畏缩,仍然上书直论时政,指斥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不宜委以重任,否则将危害国家。太祖得奏,召还,赐衣钞。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得四驯象归,授国子助教,进讲东宫,改任翰林典籍。太祖出10题,命吴伯宗即赋,他才思敏捷,挥笔立就,词意清新,气势磅礴,甚得洪武帝赞赏,赐予织金锦衣。封为太常寺丞,他辞谢不就,改任国子监司业,又不去,因而被贬为金县(今甘肃省榆中县)教授,途中召回为翰林检讨。 洪武十五年(1382),晋为武英殿大学士。九月,奉命与翰林学士李翀、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人翻译《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次年二月译完《天文》书,吴伯宗写序曰:“西域天文书与中国相传殊途同归。……刻而列之,与中国圣贤之书并传并用,岂唯有补于当今,抑亦有功于万世”。从此,《回回历》与中国《大统历》相参为用。是年(1383)冬,因弟吴仲实为三河(今河北省三河市)知县时,荐举不实受到株连,降为检讨。十七年夏,因帝偶有访问,吴伯宗以非所职掌,难以为答。帝怒,将其谪居云南,暴卒于途。东宫太子悼其不幸,令其家属护丧归葬。吴伯宗无子,殁时囊空如洗,赖妻龚氏勉力维持,才得以返里。 著有《荣进集》4卷行于世。新田吴家有其故宅,人称“状元府”。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专题

国子助教
职位
翰林典籍
职位
太常寺丞
职位
金县教授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