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河源头血木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莲乡山水》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1336
颗粒名称: 抚河源头血木岭
分类号: K928.3
页数: 8
页码: 11-18
摘要: 血木岭,是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发源地,位于驿前镇西麓姚西境内,地处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交界处,主峰灵华峰,海拔998.48米。因山上长有许多野生中药材鸡血藤,横割灰色老藤,刀状似血而得名。
关键词: 莲乡 血木岭

内容

血木岭,是江西第二大河流抚河的发源地,位于驿前镇西麓姚西境内,地处广昌、石城、宁都三县交界处,主峰灵华峰,海拔998.48米。因山上长有许多野生中药材鸡血藤,横割灰色老藤,刀状似血而得名。
  血色残阳,霞光落处,
   那是童年记忆中最神秘的地方。
   淙淙旴水,朗朗书声,
   漂过灵华峰下梦幻的罗通山岗。
   无法阻止,收拾行囊,
   寻找记忆中如诗如醉山的苍茫。
  2017年8月下旬,我第7次探游江西抚河源自然保护区里的血木岭。
   早晨从驿前街道出发,骑车往西南方向约2.5公里,
  横割鸡血藤呈鸡血状张传鹏供图便到世界最大莲池姚西。经姚西村大约走2公里路程进入天井,就到龙井水电站。沿着垂直拔高约300米山坡,顺着修水库时修的盘山砂石路蜿蜒而上,夏季的雨水把路冲刷得“青筋暴露”,路边疯长的茅草不时轻拂脸颊,从天井约走2公里路便来到龙井水库区域,一眼就可看到龙井水库大坝。大坝横锁在老龙潭处的两山窄谷之间,站在大坝上极目四眺,天井之凹,龙井之龙抬头地势是天地造化之巧,地名意犹未尽处,云卷云舒,青山绿水尽在脚下,山川雄竣,大气荡胸怀。库内高山平湖,碧波荡漾,翠竹掩映,犹如世外仙境,处其间心旷神怡,有一种忘情山水超然脱俗之感。若来时赶上不同季节,在龙井还能见到杜鹃花开,漫山红叶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雄鹰盘旋龙井上空的“鹰击长空”之景。
   血木岭山路张传鹏供图
  沿库区路平缓深进,不同季节观感不同。仲春季节路边不少破土的春笋带着清新泥土芳香,常让探源游客兴奋不已。在春夏间看瀑布极佳,但也常遇库区路水淹,去不了源头,中途而返。从贴近水库一直右走2000来米,穿过拱桥,有一三条道,中间一路走里木庄,左沿山溪一路上罗家地达源头灵华峰,右沿山沟去上倍村(宁都)几条溪水汇聚一处进库区。
   龙井水库肖明供图
  沿左边山溪山路往罗家地走,林间溪水潺潺,清泉石径,深涧幽兰,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一座旷世氧吧给人一种不知人间岁月之感。约3000米山路要淌水八处,四处合溪,几处瀑布十分壮观,十分优美。九十年代前其间大小瀑布有三十六处之多,二十来岁时的热血劲多溯源走涧,带着海鸥DF单反相机流连忘返高山深涧中。今天己因修水库变了,“五潭七瀑布”也要在丰水期细心探找。山间国家I级保护植物红豆杉随处可见,大的有几十公分;山中随处可以看到山珍野味,毛栗果、野生猕猴桃等,若秋冬季节来此,便能一饱口福。
  前行不久就到了罗家地,荒芜的田园己退耕还林,血木岭山区几十个村庄早已移民搬迁。过去宁都到驿前的古道就是从血木岭山隘经过,血木岭接通闽粤古道,现代公路铁路的开通,这条交通动脉4不经意间荒芜了,但从一处处荒芜破败的山亭、神庙里仍然可见这条道通闽广当年的灿烂辉煌,古时的史家村就座落血木岭山间,雄浑大山,淹埋多少尘封的往事。
  据眉山史氏资料记载,揭姓始祖揭猛出生于旴江源血木岭的史家村。史定(揭猛)的曾祖父史禄和曾太祖史任嚣,父子两人同为秦朝官吏。秦政穷兵黩武,征北拓南烽烟起,楚地反旗树,南疆兵戈息,史任嚣年老想家乡,身不由己,回不了家乡,遂把史禄的儿子(史定的爷爷)送回家乡血木岭史家村。史定的爷爷,直到46岁,其妻万氏怀孕,生下一子,取名史焕(史定的父亲)。
  汉文帝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10月,史焕娶妻吴氏。公元前162年11月16日半夜,天呈异相,本是冬季,突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史焕家传出一个婴儿的“哇一哇一”啼哭声,史定出生了……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史定以护驾将军收平两粤,挈地归汉封安道侯,汉武帝赐姓揭名猛,世袭揭阳(今广东省揭阳市)令。据宁都县县志记载:今宁都至石城一带古称揭阳,或与揭猛任揭阳令有关。在抚州市名人雕塑园内,矗立着用花岗岩雕刻的揭猛塑像。 在路上,与我们同行在里木庄长大已过天命之年的护林员赖用连还娓娓讲述了抚州名人园揭猛塑像叶志华摄影一个山村故事:里木庄村处驿前古驿道通赣南、广东重要山隘口。曾有99个红丁(客家语指男丁),因当时匪患猖獗,经常到村抢劫财物,为了护村,村里99个男丁,个个从小练就一身好武功,就是一般妇女,几个男人都推不动,雄浑大山造就尚武自强的山民性格。赖和起——一个红军长征干部,(护林员赖用连叔公),又名成谋(曾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省商业厅厅长的离休红军老干部)就是里木庄人,他十三岁就拿着一把禾叶枪杀过一个来村抢劫的土匪,这个土匪毙命后再也没有土匪敢来里木庄了。1930年,赖和起参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后随红军踏上漫漫长征路。血木岭,见证“红旗漫卷西风”的红色时代。
   从罗家地拾阶而上,登1600余级台阶就到了血木岭最高峰——灵华峰(海拔998.48米),2006年前去过的几次都是手脚并用溯泉水溪而上。踏上台阶,沿路旁边潺潺的溪流,湿润的空气,茂密的树林,青翠的竹林,幽林遮天蔽日,时值处暑季节,三十多度的高温天气,却感觉非常凉爽舒适。山上生长的一种中药材鸡血藤随处可见了,蔓长的藤或细或粗,或嫩或老,或爬行于地或缠绕于树间。
   灵华峰“抚河源”碑张传鹏供图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血木岭,我七度登山三度为晚秋寒冬季,漫山枫树如血,啼血残阳,红遍万山层林,这或许是文人雅士对血木岭的另外一种理解。
   灵华峰“三仙庙” 张传鹏供图
  我们到了海拔920米处,就可以看到当年江西省人社厅厅长程宗锦题写,刻有“抚河源”的碑文。此为血木岭最高泉眼处,茂密修长的翠竹守护着泉眼。在这里怪石嶙峋,且多罅隙,泉水从中喷沫而出,汩汩作响,至血木岭汇成细流,形成源头活水的旴江第一流,经罗家地,数条山涧汇合成溪,流经十华里至木头坑与里木庄溪合流,外出龙井老龙潭汇九斗溪,其间先后形成“五潭七瀑布”,飞瀑珠帘高挂,一泻三折。溪流经龙井、天井里形成驿前港。又环绕驿前镇,穿过高虎脑、杨溪乡等地,在赤水的石咀头与塘坊港汇合,始称旴江(旴江为抚河的上游)。《汉书·地理志》和郦道元的《水经注》均有记载。清代知州知府赖晋著有《旴江源头考》将抚河源头作了详尽考究。抚河发源驿前姚西血木岭山系,旴江在广昌境内穿越驿前、杨溪、赤水、旴江、甘竹等6个乡镇,接纳11条港、69条溪流之水,总长78.95公里,流域面积1568.5平方公里。旴江在甘竹镇罗家堡流入南丰县境,再经南城接纳黎川河,经抚州接纳宜黄河、乐安河等,形成抚河,注入鄱阳湖、长江。
   抚河源头水赖广生摄影
   再登五六百级台阶到灵华峰山顶。山顶正中是国务院制的三县界碑:“南-石城,西-宁都,东北-广昌”,这就是人们常说“一脚踩三县”的地方。旁边是2007年由江西五大河流科学考察组立的“抚河发源地”碑文,内容为:“灵华峰东经116°14′04″,北纬26°33′04",海拔高程998.48米”。
  在灵华峰顶还保留“明修长城清修庙”的历史遗迹。山顶有一石庙,以前叫三仙庙,传说三仙在这里斗法,硬是把太阳在天空多停了近一个时辰,在石庙墙上的两块长形条石上依稀可见刻有“江西布政司使一为”等字样,在山顶东北面下方三百米内,有一仅存门墙的灵华仙庙,残存有一块“荣华仙乐助碑记”石刻,石碑记载为嘉庆十七年壬申年(1812年)。 站在山顶,“极日楚天舒”之感油然而生,青山苍翠,万峰逶迤,驿前十大山寨遗迹脉络清晰,蜿蜒相呼应,五里一亭十里一寺庙也十分清晰。早看东方扶桑鸡峰献瑞,红彤披翠蒙之佳境;暮看石马西缰,仿佛仍见当年策马南疆,气吞万里如虎的秦皇汉武雄姿;远眺,武夷隐在云蒸雾蔚中;近观山脉分列有序顾盼有情。
  血木岭属高地山丘,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受冬季风控制的大陆性为主要特征。该地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量1717.5毫米,年日照时数1778.2小时,年无霜期273天,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十分有利于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也为形成河流源头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共有171科618属1197种。其中蕨类植物23科53属102种;裸子植物7科9属11种;被子植物141科556属1083种。有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物种共12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香榧、樟树、闽楠、莲、绞股蓝、花榈木、红豆树、半枫荷、榉树、毛红椿、喜树、钟萼木、香果树等13种。
  野生脊椎动物31目80科231种。其中鱼类有南方马口鱼、鲶、鲤等;两栖类有大鲵、虎纹蛙、沼蛙等;爬行类有平胸龟、蟒蛇、眼镜蛇等;鸟类有白颈长尾雉、灰胸竹鸡、红嘴相思鸟等;哺乳类有穿山甲、小灵猫(历史记录有云豹、华南虎)等国家级保护动物。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血木岭,作为江西第二大水系源头,山灵水秀,环境古雅,天然氧吧。健康中国行,爱登山的朋友,抚河源头——血木岭,欢迎您的到来!
   (作者单位:广昌县驿前中学)

知识出处

莲乡山水

《莲乡山水》

《莲乡山水》一书,图文并茂,共收录图片180余张,文章80余篇,采取散文、诗歌和文言文等形式,运用凝炼通俗的文学语言,描绘出莲乡一幅幅情景交融的风景画。游记朴实,赋咏俊采,诗词竞秀。全书注重真情实感,意在境中,情境交融;独具丰韵,风格斑斓。

阅读

相关人物

伍广昌
责任者
史定
相关人物
史任嚣
相关人物
史焕
相关人物
赖和起
相关人物

相关作品

三仙庙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血木岭
相关实物
灵华峰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