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连城鄉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824
颗粒名称: 第三篇 人口
分类号: C922.56
页数: 10
页码: 23-32
摘要: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连城公社总人口17045人,其中男8730、女8315人。总户数3636户,其中家庭户3613户,16894人;集体户23户,151人;每户为数为4.68人。
关键词: 地区人口 连城乡

内容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连城公社总人口17045人,其中男8730、女8315人。总户数3636户,其中家庭户3613户,16894人;集体户23户,151人;每户为数为4.68人。
  全公社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有1135人,其中男5766人,女5584人,文盲、半文盲人口2744人,其中男675人,女2069人。文盲、半盲占12岁及12岁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为11.71。
  全公社不在业1847人(其中男625人、女1222人),在校学生450人(男312人、女138人),家务劳务864人(男92人、女772人),待升学2人(男1人、女1人),市镇待业18人(男5、女13人),退休、退职59人S(男52人、女7人),其他454人(男163人,女291人)。全公社15岁及15岁以上9914人(男5006人、女4908人),未婚2400人(男1578人、女822人),有配偶6538人(男3142人、女3396人),丧偶902人(男220人、女682人),离婚74人(男66人、女8人)。
   全公社15-64岁妇女人数4478人。按不同活产子女数分组:没有活产子女的有1063人,活产1个的303人,活产2个的568人,活产3个的573人,活产4个的560人,活产5个的455人,活产6个的333人,活产7个及7个以上的624个。按不同存活子女数分组:没有存活子女的1078人,存活1个子女的371人,存活2个子女的700人,存活3个子女的719人,存活4个子女的663人,存活5个子女的448人,存活6个子女的277人,存活7个及以上子女的222人。
   全公社育龄妇女1981年生育状况。全公社15-49岁育龄妇女人口为3623人。未生3240人,生育第1胎114人,生育第2胎119人,生育第3胎79人,生育第4胎49人。生育第5胎及5胎以上的22人。
  全公社6岁及6岁以上人口14476人,其中大学生毕业的6人(男5人、女1人),大学肆业或在校2人(男1人、女1人),高中文化的588人(男465人,女123人),初中文化的1746人(男1191人,女555人),小学文化程度的8584人。(男477人、女3877人),文盲、半文盲3550人(其中0-11岁的806人)。
  1983年,连城人民公社辖12个大队,67个自然村,计17100人。其中:
   大升大队(驻周楠下)共1921人:枧溪谢520人,周楠榨337人,沙坪萧家333人,新余210人,老余401人,黄家坚郑家120人。
   下庄大队(驻下庄村)共1220人:下庄村95人,古罗坪许207人,抚前杨家218人。
   黄湾大队(驻下黄村)共2091人:上黄439人,下黄334人,黄铁湾黄家813人,港下黄家150人,窑上154人,洲里上152人,小洲上40人。
  后坊大队(驻后坊刘家)共1542人:全坊296人,后坊刘家387人,李家园魏家205人,车上华家236人,堑头邹家173人,后坊邹家66人,前刘家174人。
  连城大队(驻连城街)共2356人:湖头309人,上下街741人,蔡家湾135人,上城黄家268人,上城吴家324人,上城阮家212人,上城曾家282人,上城油榨94人。下城邹大队(驻下城邹家)共1140人:下城邹家1140人。
  下城大队(驻源头谢队)共1246人:源头谢家267人,下城冯家71人,下城娄家123人,下城江家108人,下城吴家140人,下城饶家160人,南庄杨家102人,颜坊章家275人。
   下舍大队(驻谢家后背山)共1138人:下舍399人,下舍吴家248人,上舍81人,容斯110人,井山章300人。
  舍头大队(驻谢家背后山)共1219人:郑坊刘家176人,郑坊谢家120人,舍头背206人,舍头前135人,白坑廖家264人,井上封家西159人,井上封家东159人。
   金房大队(驻大桥金房)共1126人:大桥金房526人,丰瑕黄家88人,石塘许家132人,殿上曹家185人,冷水坑131人,朱司64人。
   大桥大队(驻大桥村)共1257人:大桥1127人,北坑许家66人,下陂邹家64人。
   候昌大队(驻鲍家村)共835人:李针319人,鲍家158人,候昌178人,王篾106人,白鹿黄家45人,田中曾家29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连城乡共有总户数4596户,其中家庭户4585户,集体户11户。总人口18524人,其中男9899人,女8625人,男女性别比114.77:85.23,家庭户平均人口4.03人。农业户人口17252人,其中男9195人,女8057人。
   人口年龄段:0岁小计345人,其中男188人,女157人;1-4岁共1492人,其中男923人,女569人;5-9岁共1645人,其中男997人,女651人;10-14岁共2074人,其中男1123人,女951人;15-19岁共1288人,其中男697人,女591人;20-24岁共1551人,其中男817人,女734人;25-29岁共1819人,其中男969人,女850人;30-34岁共1763人,其中男855人,女908人;35-39岁共1288人,其中男645人,女613人;40-44岁共1012人,其中男526人,女486人;45-49岁共1192人,其中男626人,女566人;50-54岁共828人,其中男444人,女384人;55-59岁共506人,其中男267人,女239人;60-64岁共533人,其中男294人,女239人;65-69岁共465人,其中男213人,女252人;70-74岁共382人,其中男176人,女206人;75-79岁共217人,其中男102人,女115人;80-84岁共88人,其中男31人,女57人;85-89岁共25人,其中男5人,女20人;90-94岁共6人,其中男1人,女5人;95-99岁共2人,均为女性。
   当年死亡人口小计116人,其中男61人,女35人。
   当年死亡人口年龄段:0岁小计7人,其中男5人,女2人;1-4岁共3人,其中男2人,女1人;5-9岁共2人,其中男1人,女1人;10-14岁共3人(男);15-19岁共2人,其中男1人,女1人;20-24岁共3人,其中男2人,女1人;25-29岁共2人,均为男性;30-34岁共4人,其中男3人,女1人;35-39岁共4人,其中男2人,女2人;40-44岁共4人,其中男1人,女3人;45-49岁共8人,其中男3人,女5人;50-54岁共3人,均为男性;55-59岁共6人,其中男3人,女3人;60-64岁共11人,其中男4人,女7人;65-69岁共11人,其中男7人,女4人;70-74岁共15人,其中男6人,女9人;75-79岁共12人,其中男8人,女4人;80-84岁共11人,其中男3人,女8人;85-89岁共2人,均为男性;95-99岁共1人(女)。第二章计划生育
  解放前,连城地区由于深受“早生儿子早得福”,“儿多福多”“人丁兴旺、子孙满堂”等封建思想旧习惯的严重影响,男女早婚(男20岁,女18岁)的现象相当普遍,婚后生育多,间隔密,形成人口盲目增长。
  1958年理论界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对于要求流产和绝育须夫妇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批准方可进行,因此乡属境内节制生育工作没有广泛开展。
  1971年至1973年,提出“一个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生育口号,要求一对夫妇以生两个孩子为宜。
  1976年有关部门提出规定一对夫妇的子女最好一个,不得超过两个,两个之间必须隔三年以上,从此连城乡人口出生率方开始逐年下降。
  1977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公社党委采取提高结扎对象在结扎期间的待遇,使计划生育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1980年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连城乡开始配置了计划生育专职干部,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几年纪不满40岁已有两个孩子的妇女,一般都做绝育手术,对违犯计划生育的实行经济制裁,情节严重的,采取降薪、停职,直到开除工作。对只生一个孩子,保证不再生育的,发给《独生子女证》,在口粮、自留地、住房、入学、就医等方面优先照顾。
  1981年又规定,在农村符合如下条件之一的,可安排生育二胎:一是两代以上单传的;二是几兄弟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三是男到独女无儿户的;四是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孩子的;五是再婚夫妇双方只有一个子女的;六是人均占有土地3亩以上的。七是婚后5年未育,抱养一个孩子后又怀孕的;八是已生一个孩子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为正常劳动者的。
  2004年连城乡共结扎176例,引产57例,人流152例,上环533例。
  2005年,连城乡被列为市级重点隔级管理乡镇。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到位后,就把计生“摘帽”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主要有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坚决杜绝以罚代生,以罚代管,以罚代术的现象发生,以二女户结扎为突破口,在5月份全区开展的计划生育服务活动月中,全乡共结扎102例,引产36例,人流38例,上环57例。对超过环检期最后期限的对象每超过一天处罚5-10元。第二、三季度环检率达到98%,对计划处生育社会抚养费第一次征收不得少于6000元一例,有效地控制了计划外生育。当年全乡共结扎498例,引产58例,人流209例,上环489例。
  2006年全乡共结扎414例,引产69例,人流121例,上环624例。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连城乡计划生育情况分析表(一)
  2005年10月1日至2006年9月30日连城乡计划生育情况分析表(二)连城乡已婚育龄妇女孩次及领证、初婚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报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年30日连城乡期末(累计)采取节育措施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内采取节育措施情况表(四)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连城乡期内补助救措施、取环情况表
  2005年10月01日至2006年09月30日

知识出处

连城鄉誌

《连城鄉誌》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上限不限,尽可能追本溯源,下限则止于2007年,个别资料延到发稿前。详今略古,详近略远,侧重近代,突出当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多来连城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为记叙重点。

阅读

相关地名

连城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