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目标要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大岗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70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目标要求
分类号: C913.56
页数: 3
页码: 232-234
摘要: 大岗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党政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分期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对本镇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具体部署。
关键词: 社会生活 农村建设

内容

大岗镇党委政府按照上级党政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分期分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根据有关政策精神,对本镇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具体部署。
   一、总体思路
  以邓不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生产发展飞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要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村乡风文明进步,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建设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文明进步、和谐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一)群众自愿、农民主体。坚持农民自愿参与,所选择的示范点必须有90%以上的村民(户主)签字同意。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不搞大包大揽,70%的建设资金山农民自己筹资、投工投劳。优化村民理事会结构,选择产生有威望、有能力、有公益心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对本村新农村建设各项事务进行决策、实施和管理、监督。
  (二)科学安排、规划优先。按照“四沿三色两结合”要求,科学布局、精心选点,做到“5个优先”:优先在项目区、项目点上选择建设点;优先吞主干道沿线和城区、旅游景区周边选择建设点;优先在主导产业区选择建设点;优先在2006年建设点相邻的自然村选择建设点;优先选择大村、“十一五”扶贫行政村整村推进。按照“五图一书”要求,全面开展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规划设计,切忌边规划边建设。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按照“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要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保每个试点村有1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三)实事求是,尽力而为。从实际出发,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在制定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时,既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严格要求,又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象工程、负债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深入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因乡镇制宜,因村制宜。在村镇规划上,要根据当地客观条件,科学编制规划;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要注意建设点的差异性,区分不同情况、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帮助防止简单粗暴。
  (五)分步实施,务求实效。要尊重客观规律,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要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全面落实、平衡发展、务求实效。不急功近利,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二、目标任务
  以推进现代农业为核心,以村庄整洁为切入点,以村镇规划、“六改四普及”和文明村镇创建l为主要内容,通过一年的努力,基本达到“五新一好”(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1尚培育新农民、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的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村镇标准。具体目标要求是:
   ——发展新产业。按照全区产业化布局,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各乡镇街办和各建设点要根据自身实际,集中力量培育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重点做大做强以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粮食产业利加工企业;以黄栀子、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园林绿化苗木为主的花卉产业;以商品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以无籽西瓜、南丰蜜桔为主的瓜果产业;以生猪、鹅、鸭为主的养殖产业;以建材为主的建筑产业;以汕茶、毛竹、雷竹为主的经济林产业;以产品流通为主的运销产业,使每个试点村均达到有1个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的目标要求,每.个乡镇(街办)都要抓好2个以上试点村“一要,有条件的可修建进村路。生态村、旅游村、古村等路面硬化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改水2实施无塔供水、引山泉水等集中供水,允许部分分户供水,确保农民饮水安全;改厕;大力推行户厕改造,推广使用“三格式”、“双瓮式”水冲厕,鼓励建沼气式水冲厕。有集市、学校的村在尸厕改造的同时可建水冲式公厕,房屋过于密集确实无法改造的可建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水冲式公厕;改房:落实“一户一宅”,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和独立户、散户在规划区内建房。新建房屋要经济实用、安全美观,反映人文特色,注重节地、节材和节能。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名胜古迹,拆除破旧危房、“空心房”、闲置猪、牛栏;改栏:实行人畜分离,猪、牛、鸡、鸭、鹅等畜禽要统一规划养殖场地,相对集中,排列整齐;改环境:排水排污通畅,房前屋后整洁,垃圾定点存放、定时处理,村内无污水、无界味。村民要有休闲场所,公共场所管理规范;普及沼气c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兴建沼气池,推行“猪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普及有线电视:在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基础上,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提高到80%;普及电话2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建设,电话(手机)普及率达到80%,宽带网进入新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并开展网络教学;普及太阳能:倡导有条件的农户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及其它设施。
   ——树立新风尚。开展以遵纪守法、“八荣八耻”飞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村庄”、“和谐村组”、“和美家庭。”、“卫生庭院”、“十星文明户”、“文明信用村”、“文明信用农户”等创建、评选活动,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困难农民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设置永久性文化宣传长廊,建立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开展“三下乡”和群众性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转变。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议事制度、财务管理监督制度,促进民主管理。
   ——培育新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新型务工农民、产业农民和“文明信用农户”为目标,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和“菜单式”培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镇建立1个培训站,试点村建立1个培训点,建设点16—60周岁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技术或技能,力争全年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达到人,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人。同时,建立,乡镇有科技示范村、试点村有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和经营能人的三级科技推广示范网络。
   ——成新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干部服务”原则,在政府扶持下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建设、投入、受益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自己动手建设家园,农民筹资筹劳的投入不’低于总投入的70%。广泛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产,形成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继续实行区直单位挂点帮扶,鼓励企业与乡村鲒对帮扶,引导人才、智力、资金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开创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局面。要以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活动为载体,以自然村为单位,强化村民理事会、村公评公议的功能和作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和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时聘请一些有威望、有能力、有实力、有公益心的能仁志士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支持、资助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完善社会服务设施和机制,有条件的建设点可设立卫生室、幼儿园、小超市、得办所等服务机构,提高农民服务质量。推广各种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经联社等农村合作组织形式,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群体,为农民提供产前订、产中、产后服务。
  一一创建好班子。以创建“五个好”乡镇党委、“五个好”村班子和“四好两强”党小组为主要内容,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三级联创”、“三项创建”和“三培两带”、“双评双促”活动。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培训工程”,今年着力办好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加强对乡镇干部以“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着力提高其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素质。大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之风,把服务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发展生产,作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作为乡、村干部提拔使用重要依据。

知识出处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

《大岗镇志》对大岗镇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经济建设、文教事业、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等都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重点地描叙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岗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果。书中材料典型,内容翔实,文笔流畅,不失为一本对全乡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它必将为造福湖南子孙后代,推进大岗镇现代化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大岗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