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幼儿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顿渡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30000294
颗粒名称: 第二篇 幼儿教育
分类号: G61
页数: 4
页码: 270-273
摘要: 本篇主要介绍了江西省临川地区幼儿教育的发展情况、幼儿教学、幼儿卫生保健等。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上顿渡镇

内容

第一章发展情况
  清朝,上顿渡境内民间盛行“蒙馆”。所谓“蒙馆”,即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场所。入学的对象均为幼稚年龄儿童,教授的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描红和临摹)、点读、背诵。教材是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七言杂字》、《千家诗》—类,女幼儿要加读《女孝经》、《昔时贤文》等蒙馆是大村或大姓延师设馆,招收本村本姓幼儿,也有独家延师设馆,兼收亲朋好友的子弟。一个蒙馆由一名教师执教、教授一二十个年龄,程度不同幼儿,采用“同窗读书,分级授业”的教学方法,采用只点读不讲解的教学方法。
  背书写字凡不合格者,时遭体罚。蒙馆学习无固定年限,随儿童家长的志愿,读一两年、三五年、七八年的都有。每年分期或五个学期,放假一般在春节,端午重阳等节气前后。
  比“蒙馆”高一级的叫“经馆”。经馆的学生以富家子弟为多,目的多为投老儒家,教材以《四书》、《五经》为主,其它还有《古人观止》、《御批通鉴辑览》之类,课程分读书、讲书、作文,经馆不设习字课,以作文代习字,一般早晨,下午读书,上午塾师开讲,学生回讲,晚上要求学生读书背诵;逢三、八作诗,三五作文,但也没有固定。反复训练的是八股文,试贴诗,以求应考童试,进入县学或书院,参加科学,经馆学生学习亦无固定年限,或三年五年,或一年半载。
  学塾一般都订有详细的塾规,要求学生“言须重手而立,坐须端正其身,弗莫嬉戏打闹,弗莫左顾右盼。”塾师备有戒尺,对违规学生或学业不佳者,轻则罚站,留堂(留在塾中,不准回家),重则罚跪,鞭苔即用戒尺打手心或臂部。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根据《钦定学堂章程》创立的“蒙养院”宗旨为:蒙胧学与家教合一,以蒙养辅助助家庭教育。入学对象是“三至五岁”的幼儿。课程内容为: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每天授课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四小时”。这切合幼儿年龄,性格特征,利于幼儿心身健康发展。但因多种原因,蒙养院并没有在上顿渡镇境内实施。“蒙馆”仍操上顿渡幼儿教育之年耳。
  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战乱频频,地方政权更迭,政令朝出夕改,使上顿渡镇境内的幼儿教育仅仅限于改“蒙馆”为“幼稚园”的一纸空文。民国三十四年(1945),临川县县长彭学游于十一月八日发出训令:“奉江西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会公署教学第37067号训令,为改进本区教育应注意事项第九条办幼稚园,县应依法开办,并督各中心国民学校一律附设幼稚园,藉以提高幼稚教育……”,但因人力经费不足,许多学校的幼儿班,有名无实,挂牌虚设。
  1958年“大跃进”,大批妇女田间劳动,农村各大队都办起了幼儿班,但因经费无着落,师资质量差,基本上停办。
  改革开放以后,上顿渡镇的幼儿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上顿渡中心小学和一些村办小学开设了学前班,还有一些私办幼儿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上顿渡镇个体居民开始开办幼儿园,并在提高办园质量上下功夫,重点抓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教学设施的完善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伙食卫生、改造校容校貌等。至90年代初,大部分幼儿园四季绿树成荫、鲜花满园,校园绿化、美化、香化水平逐年提高。
  90年代幼儿园个体承包制不断扩大,政府开始加强对民办、个体幼儿园的管理。1994年,抚州市制定了《抚州市民办、个体幼儿园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民办、个体幼儿园(所)的设立。需由申请人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妇联审核后,报市妇联审批方可开办。到1995年,幼儿园有了很大发展。
  1998年,开始对幼儿园、学前班每年注册一次,并建立必检的检查监督制度,以规范幼儿园、学前班的办园办班行为,促进幼儿园、学前班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在为幼儿园、学前班登记注册时,严格把好设备关、师资力量关、保教质关,凡不符合条件的幼儿园、学前班一律停办。
   第二章幼儿教学
  1987年,各级各类幼儿园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遵循保教并重、保教合一,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独立生活能力、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以促进幼儿健康。教给幼儿周围生活中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向幼儿进行初步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培养他们团结、友爱、诚信、勇敢、克服困难、有礼貌、守纪律的优良品德、文明行为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幼儿爱美的观念和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美的感受力、表达力、创造力等。
  目标小班,要求儿童能正确发音、会讲普通话、会念儿歌,掌握5以内的口头运算,会用实物正确的数1~10。中班,要求儿童对汉语拼音会认会拼,能叙述复述故事或游览参观的中心内容,能掌握10以内的口头运算,会按顺序数1~30,认识阿拉伯数字1~10,能独立完成日常的值日、饲养、种植等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大班,要求儿童在正确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会200~300个汉字,能阅读汉语拼音的儿童读物,能对已经学会的词汇进行简单造句,能有一定的表情朗读儿童文艺作品的能力,能掌握20~30以内的加减运算。能在成人指导下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各项劳动任务,能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养成团结友爱的良好习惯。
  为适应小学招生的需要,均实行了3~6足岁的三年制保期。幼儿园分班进行教育。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5~6岁。一些村小学开设了学前班,一般招收5~6岁儿童,学制一年或二年。寒暑假和节假日,幼儿园多比照小学安排。农村幼儿园,暑期大忙时节一般也不放假。
  课程1987年,各幼儿园已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课程精减为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体育等六门。由于受师资和设备的制约,除市区两所幼儿园开足了6门课程外,一般幼儿园多数没有开设常识和美术课。到1990年,随着师资力量的充实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各级幼儿园基本上能按部颁标准开设课程,按统编教材授课,有的还补充了乡土教材。
  1998年,地区教委决定全区幼儿园统一采用南京赵寄石教授主编的《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其主要课程有《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同时,继续鼓励使用适量的乡土教材。一些城乡小学尚保留的学前班,统一使用省编学前班教材,课程仍为语言、计算、常识、美术、音乐、体育。
  教法各幼儿园原来一直把游戏作为发展幼儿体、智、美、德的重要手段。小班、中班尽量采用游戏的形式,以增进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创造性游戏、知识性游戏、智力游戏等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大班则根据心理发展水平的提高,逐渐减少教学中的游戏因素,以便为小学学习做好准备。在教学手段上,各幼儿园普遍重视开展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随着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幼儿园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改进。如风琴、电子琴、收录机、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动教具、实物模型等逐步走进幼儿课堂。在活动组织上,注意动静结合,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式,重视幼儿智力的开发,既面向全体幼儿,又注重因材施教,以幼儿为活动主体,寓教于乐,通过游戏、讲解、演示、模型、观察、操作、练习、表演等多种方式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幼儿在做做玩玩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才干,全面发展。
   第三章幼儿卫生保健
  1987年,临川县和抚州市教育管理部门和妇联,开始督促协助幼儿园建立和执行各项卫生保健制度,定期检查儿童的健康状况。对儿童保健提出可行的指导意见,对园所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幼儿园均配备专职或兼职的保健员或保健教师,建立保健室或保健箱。管理部门对各幼儿园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并组织对口检查,经验交流,相互观摩,业务培训,评比先进等活动。各幼儿园均设立了保健室、隔离室、配备儿童保健人员,建立健全幼儿日常活动、生活作息、膳宿安排、卫生保健、体格锻炼等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制定行政、教学、后勤、医疗、门卫等岗位责任制,加强幼儿保教工作,并与当地妇幼保健院和卫生防疫站挂钩,建立幼儿保健档案,定期为幼儿进行体检,接种疫苗。
  1995年,各幼儿园完善了卫生设备,充实了技术力量,制定了各种卫生保健制度,如《预防疾病制度》、《健康检查制度》、《营养管理制度》、《卫生保健登记制度》等。20l0年,全区幼儿园共有卫生保健员15人。同时普遍加强了幼儿的锻炼,保证幼儿每天至少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半年测一次身高体重和视力,定期开展免疫接种。
   第四章临川第二保育院
  临川第二保育院座浇在临川上顿渡建设路东端,创办于1984年3月。现占地面积9340平方米,校舍面积3694平方米。院内有儿童健身的乐园、滑梯、荡椅、转亭等大小不同几十件玩具,环境优雅,童趣盎然。保育院现有教职工35名,95%以上的为幼师专业毕业,80%以上经过函授、自学达大专以上学历。先后被评为地、市、“托幼工作先进单位”、“儿童工作先进单位”。
   临川第二保育院中共党组织
  1996年以前,该院与临川一中为联合党支部。1996年12月中共临川市第二保育院支部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市教委党委。
   书记:余卉妮(1996.12~1998.7)黄红莉(1998.8~ )
   临川第二保育院行政机构
   院长:周桂兰(1984.3~1985.10)胡美蓉(1985.10~1986.7)
   谢龙兰(1986.8~1991.7)余卉妮(1991.8~1998.7)
   黄红莉(1998.8~ )
   副院长:周玉兰(1990.8~ )

知识出处

上顿渡镇志

《上顿渡镇志》

出版者:中共临川区上顿渡镇委员会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用新的观点、新的材料进行编写,力求资料性、思想性、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并注意突出时代特点与地方特色。

阅读

相关机构

临川第二保育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顿渡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