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660
颗粒名称: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5
摘要: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发展史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各县设劝学所,劝学所设视学兼学务总董1人,下设文牍(书写文书)和宣讲员(宣传教育宗旨、政令),管理官办学堂,办理全县学务,开展捐资助学等工作。宣统二年(1910年),学务总董改称劝学员长,除兴办与管理官立学堂外,还对私立学堂及私塾进行指导与监督。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各县废劝学所,设教育公所,配劝学员3-5人。1915年,教育公所复改为劝学所,办理全县教育行政事宜。1924年,各县改劝学所为教育局,设局长1人(由教育厅任免),下设视学或视察指导员,主管全县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育经费、学校修建、私塾改良和私立小学校长的核定等。
7-3 1928年抚州地区各县教育局长和视察指导员
1935年,各县撤销教育局,于县政府增设第三科,办理教育及建设事务,改视察指导员为督学,负责教育工作的督察指导。这一年,各县实施义务教育,保学数量大增,督学一人难以胜任工作。翌年,规定各县学校数达200所以上者,设督学2人;400所以上者,设督学3人。
1937年,各县政府增设第四科,专掌建设,原第三科专司教育。
1940年,县政府复设教育科,配科长1人,督学2人,科员2人。
1946年,教育科改称教育局,内设人事、社会教育、总务三科和督学室,配科长(局长)1人,科员4人,主任督学5人,会计1人,事务员各2人(改文牍为科员,增设事务员和会计)。
1948年,又改教育局为第三科。
1949年,各县人民政府成立,设教育科或民教科,配正副科长各1人,办事员4至5人,会计1人。1950年,有的县撤销民教科,设立文教科。1952年后,各县(市)普设文教科,配科长1人,副科长2人,办事员3人,会计1人、扫盲干部1人。1956年,文教科改名文教局。
1957年,各县(市)文教局改名为文教卫生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科员3人。1959年,各县(市)成立教育改革委员会,由县长兼主任委员,县委宣传部长、县工业局长、农业局长、文教卫生局长、商业局长和完中校长为副主任委员。1960年,各县单独设立教育局。1961年,又将文化、教育合并设县文教局。1967年,各县(市)成立“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文教卫生办公室”,主管各县(市)文教卫生工作。1969年,在县(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内设教育组,配正副组长各1人,办事员7至8人。1977年至1983年,各县(市)先后撤销教育组,恢复文教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干部6人。教育局内设人秘股、财会股、普教股、业余教育办公室、招生办公室等机构。
7-4 1949—2000年各县(市)分管教育的县(市)委副书记
注:因资料不全,以上任职人员及时间大都是根据有关人员回忆整理而成。
7-5 1949—2000年各县(市)分管教育的副县(市)长
注:因资料不全,以上任职人员及时间大都是根据有关人员回忆整理而成。
7—6 1949—2000年各县(市)教育局(科、委)局长(科长、主任)
注:因资料不全,以上任职人员及时间大都是根据有关人员回忆整理而成。
1984年机构改革,县(市)教育局单独设立,配局长1人,副局长2至3人,下设人事、秘书、财务、教育4个股,每股设股长1人或正副股长2人,教研室、招生办公室、工农教育办公室,每室设主任1人,电大工作站、函授管理站、仪器供应站,各站设站长1人。1986年后,各县(市)教育局相继增设审计股,有些县(市)还设立了职教股、体育卫生股和督导室,其直属单位有教研室、电教馆、招生办公室、电大工作站、函授站、勤工俭学办公室等,总编制在40人上下,其中行政编制占1/3。
县(市)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虽经多次变易,但其性质始终未变,均属于县(市)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行政组织,是县(市)行政区域内的教育主管部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县(市)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相应加强,工作范围逐步扩大。1949至1954年间,县(市)教育科或文教局主要管理县所属中学的教育行政事宜。1955年,小学经过整顿后,办好小学教育也成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1958年,县(市)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普遍建立,以共大为主的职业教育纳入了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范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推行义务教育,组织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三教统筹”,实施燎原计划,搞好农科教结合等,成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应尽职责。
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县(市)教育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2)领导全县(市)的教育、教学改革,管理教学业务,检查督导学校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先进;(3)负责规划全县(市)中小学布局,组织中小学招生,管理直属学校和事业单位;(4)制定全县(市)教育经费计划,分配管理国拨教育经费,检查督促教育经费使用,推动全县(市)改善办学条件;(5)考察和任免县(市)属学校的正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乡镇教办正副主任、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正副校长;(6)管理全县(市)学校人员编制,公办教师的配备、考核、离退休和补员,审定公、民办教师资格,颁发中小学教师合证书和民办教师任用证书。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