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效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647
颗粒名称: 课堂教学效果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教师们通过优化教学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向45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南丰县熊信之老师运用“三六九阅读教学法”,学生除参加学期和毕业统考外,平时不搞单元测验,不进行模拟考试,不布置语文知识方面的课外作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第一届实验班64人,升入重点高中、小中专的62人。这些学生高中毕业时87.5%升人大专院校,其中考进全国名牌大学的15人,占南丰县一中应届毕业生录取重点院校学生的三分之二。该班初中升学统考,除化学外,各科均夺南丰县之魁,语文平均成绩高出县平均成绩20分。第二届实验班56人,进校时,语文成绩中下者占70%,最低32分,毕业升学统考,及格率100%,平均成绩名列全县第二。第三届实验班两个,其中一个班全是桔农和个体户子女,成绩相当差。初二年级全县统考,该班以及格率、优秀率、平均成绩第一名而轰动南丰县城。毕业统考,两班分列全县第一、二名。第四届实验班,1990年6月参加全区统考,题目虽然有点偏难,该班及格率达100%,占南丰县及格人数的40%。70分以上的,全是该实验班学生。毕业统考,及格率100%,平均成绩、优秀率居南丰县第一。
   南城县宁冠群老师运用“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首轮实验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负担的前提下,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初一到高一共四年的语文教学任务。实验班于1989年提前一年参加南城县一中高一升高二的文理分科统考,各项考试成绩在
  全年级9个班中居首位。1989年插入高二理科班的22名实验班学生,1991年参加高考,语文平均成绩高出全校平均分12.2分,其中90分以上的7人(全校19人)。第二轮实验班学生,在1994年全省中考时,语文成绩名列全校前茅。
   1994年12月,地区教育局在资溪县召开全区小学语文“能力训练”实验汇报会,应邀参加会议的省教委、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领导和专家,当场命题、监考、评卷,对实验班进行检测,其内容包括查字典、阅读、作文三项,结果如下:(一)查字典。受检学生:资溪县高阜镇港口村小学二年级全体学生29名。检测结果:①速度最快6分钟完卷,最慢的20分钟完卷,平均用时13分钟。②成绩:最高100分,最低50分,全班总平均88.05分,合格率96.6%。(二)阅读。受检学生:资溪县实验小学五(1)班全体学生(46人)。检测结果:平均91.86分,得满分6人,合格率100%。(三)作文。受检学生:资溪县实验小学四(2)班全体学生(46人)。检测结果: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句通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完全达到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超过大纲对这个年级的要求。特别是参加小语“能力训练”实验的学生进入初中后,其优势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资溪县参加全区、全省初中语文知识竞赛,连续几年获团体总分优胜奖,名列全区前茅,获奖者90%以上是小语“能力训练”实验班的学生。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