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培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564
颗粒名称: 在职培训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3
摘要: 民国时期,各县每年均举办寒暑假讲习会,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民国时期,各县每年均举办寒暑假讲习会,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如1915年,临川县奉令举办暑假讲习会,由省、地干部训练团集中调训小学教师;1923年,临川县举办寒假讲习会,所学内容有注音字母、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等。
   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也开展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1932年,广昌县苏维埃政府在县城举办列宁师范训练班,由区苏维埃政府保送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雇农参加,每期学习二个月,先后共举办3期,每期学员百余名,结业后担任小学教师。7月,南(丰)广(昌)县苏维埃政府教育部举办列宁师范训练班,培训列宁小学教师100多名。
   1935年,全省推行保学制度,各地农村小学剧增,为解决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时第七行政区举办保学工作人员征训所,集中训练保学人员(教师和行政人员);举办义务教师培训班,开展业务辅导。是年,南丰县开办暑期教师训练班,参训教师107人;崇仁县举办保学师资训练所,参训教师50名。翌年,临川县举办为期一个月的暑假初级小学教员讲习会,有145名学员参加了国语、数学、作文和公文程式等课程的教学研讨。广昌县39名小学教师参加了第8行政区宁都师范附属小学师训班学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县师训工作仍坚持进行。1945年,抗战胜利,师训工作一度得到加强。不久内战又起,教育经费日益紧张,教师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培训工作更无从谈起。
   新中国成立初,专署举办了中小学教师轮训班,时间二个月,轮训后回原县任教。全区各县(市)相继开办星期日学校(一区一所),集中学习文化、业务和时事政策。1950年暑假,全区
  中学教师集中在抚州,小学教师集中在县城,学习政治时事和土改文件,参加学习的教师计1493人。
   1951年至1952年,全区对文化基础差的教师进行文化补习。1953年,专署举办全区中学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学习班,重点进行教育教学业务学习。
   1954年,除地区有计划地培训中小学教师外,各县(市)均在县城中学和师范举办在职教师轮训班,采用“小班上课”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辅导。
   1956年,临川师范函授部组织教师进行函授学习,开设语文、数学两科,招收中小学教师参加学习。1962年后,抚州师范函授部恢复,负责全区函授工作,并分公社设函授辅导站。
   1961年,全区先后举办了初中语文、数学、理化等学科教师培训班。1963年,专署文教处举办了全区农村中学校长学习班,各县(市)举办了小学校长学习班。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举办过校长、体育教师和数学“三算”实验教师等业务培训班。“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区加强了教师培训工作,重点是初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方法主要是由地、县(市)教育部门开办各类学科培训班。
   1980年后,许多学历未达到要求的中、小、幼教师积极参加电大、函大学习,部分教师参加了自学考试,自学提高逐渐形成热潮。到1982年底,全区有8000多名中、小、幼教师参加了不同形式的培训学习,有3000多人参加函授学习。同年12月,地区文教局下发《关于我区小学师资培训规划及其实施意见》,决定进一步加大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力度。1983年,又下发《关于全区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的安排意见》,要求凡1966年以后参加工作的公办小学教师(不含1977年后经统考入学的中师毕业生)和未取得教材教法合格证的民办教师,均要参加教材教法考试。此后,又决定初、高中未取得合格学历的教师也需参加教材教法考试。各县(市)利用寒暑假举办小学和幼儿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辅导班。从1984年开始,全区逐年举行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1986年4月,全区首次举行中等师范教育自学考试,参加考试人数3000多名,其中公办教师290名,民办教师3000名。是年,全区有1500多名教师参加中师函授,500多名教师参加高师函授。
   1987年,国家决定实行中小学教师合格证书制度,各县(市)都成立了中小学教师证考办公室,按照“在职业余自学为主”的原则,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自学辅导网;地区证考办公室订购各种大纲共1.7万份,全部发至教师手中。是年,全区有1.15万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文化专业合格证书考试。同年,全区有470名教师参加高师函授学习,其中毕业260人;3463人参加教材教法过关考试,合格率为70.1%。
   1980年至1990年,全区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学历证书的教师有3559人,其中高师函授本科毕业240人,大专毕业362人,中师函授毕业1777人。
   1990年以后,地区在抓好中小学教师业务培训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学校管理人员和青少年科技活动指导教师的培训工作。1991年,地区举办了首届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班。1992年,举办了农村中学教导主任培训班。到1993年底,全区共培训初中教师6132人次,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76.3%;培训小学教师16925人次,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87%;培训小学校长116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86.37%;培训初中校长228人,占初中校长总数的77.28%。
   1995年,全区小学教师开始“三字一话一画”(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基本功训练工作。7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开展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的通知》,规定经过师德、教学能力考核合格者才能发给《江西省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结业证书 》,不及格者不能
  转正,也不得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聘。1996年6月,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区开展小学教师九年义务教育岗位培训的通知》,要求各县(市)教师进修学校、乡镇教办利用暑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搞好小学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工作;12月,下发《关于开展小学教师电脑培训的通知》,要求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参训教师,选聘好专业教师,力争2000年前对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一遍。
   1997年2月,地委宣传部、地区教育局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已培训的校长进行一次跟踪调查和实效考核。8月,举办各县(市)教研室主任培训班。10月,举办有各县(市)教委主管主任、电教站长,重点中学、实验小学、地属中专校长及电教室主任参加的计算机培训班。
   1998年3月,地区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强化全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1999年2月,地区教委和地区人事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等专业学校、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通知》,规定评聘高、中级职称(职务)教师的培训工作分别在抚州地区教师培训中心、抚州地区电大和抚州师专进行,其中,临川、东乡、黎川三县(市)的中级职称(职务)教师培训在本县(市)进修学校进行。是年,地区举办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班27期,参训教师3600多人。5月,地区教委印发《抚州地区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考核验收方案》。1999年10月、2000年4月和10月,地区教委先后对全区小学教师五项基本功(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和简笔画)训练进行了考核验收。到2000年,地区共举办初中校长岗位培训班9期,全区初中校长基本轮训了一遍。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