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丰县傅坊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63
颗粒名称: 南丰县傅坊中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南丰县傅坊中学创办于1967年,在原傅坊完小的基础上,由傅坊、石咀、太和、樟坊四个公社的完小和潋注中学合并而成,名为南丰县傅坊公社“五七”中学。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南丰县傅坊中学创办于1967年,在原傅坊完小的基础上,由傅坊、石咀、太和、樟坊四个公社的完小和潋注中学合并而成,名为南丰县傅坊公社“五七”中学。1968年更为现名。学校占地面积42亩,校舍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2000年,有教学班15个,学生940余名;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人,学历达标率95%。
   傅坊中学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办学宗旨。在体育教学上,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走出了一条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课外集体锻练和“两操”为两翼的山区体育教学新路子。这一经验,70年代曾在全区推广。
   80年代,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胆改革劳动课程,将劳动技术课列入课表,并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坚持劳动教育与技术学习相结合参加劳动与勤工俭学相结合。1984年起,苦战三年,将一块荒凉的河滩变成了20亩果园、10亩鱼塘。学校还常常将课堂搬到池塘边、果树园,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1987年和1990年,该校曾两度被评为全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
   90年代,该校提出造就一流教师,培育一流人才,创建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确立以德育为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研促教学,促使教师由勤奋型向科研型、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路。全校教工树立四个观念:(一)服务观念,学校的一切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服务;(二)素质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素质都合格的学生;(三)时代观念,教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四)创优观念,争创名校,争做名师,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教工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人,受省表彰4人次,还有多人受地级表彰。1995年和1997年,学校两次被评为全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该校每学期指导学生读一本好书,做一件好事,写一篇好文章,讲一个好故事,看一部好电影,充分利用党报党刊、广播板报、电影电视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分辨美丑、甄别善恶的能力。同时,坚持教研兴校,大兴教研之风。组织教师大练教学基本功,每学期进行优质课竞赛,开展过关课、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活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每学期进行一次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有40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校还建立了十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在学生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学生发明的“客车行李提升装置”获省三等奖,参加全国数学等学科竞赛,有10人次获一、二等奖,其中国家级奖2人次,省级奖3人次。该校历届毕业生中,有206人录取大中专。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