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黎川县第一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35
颗粒名称:
黎川县第一中学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2
摘要:
黎川县一中创办于1941年,始名黎川县立中学。1958年开办高中,翌年更名黎川县中学。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黎川县一中创办于1941年,始名黎川县立中学。1958年开办高中,翌年更名黎川县中学。1977年易名黎川县第一中学。1980年定为省重点中学。该校占地面积46.2亩,校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2000年,有43个教学班(高中25个,初中18个),学生2661人(高中1499人,初中1162人);在编教职工165人,其中高级教师21人(内含特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54人,本科学历48人,大专学历85人。教师中受国家、省、地表彰的有38人次,被评为地、县学科带头人8人,县拔尖人才1人。
该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抓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995年,学校推出“3+1”德育新模式(“3”即对学生的三项教育目标:在家做个好儿女,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1”即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分年级确定一项德育主题),让学校、家庭、社会共育人才。“3+1”德育实验被列为江西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之一、全国学习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二级子课题,其研究成果《“3+1”德育系列工程研究与实践活动报告》及附件《活动个案百例》,在1996年全国活动课教学研讨会暨首届成果鉴定会上,获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成果奖,在中国学习科学学会指导实验研究中心、全国千所学习科学实验学校总校1996年学习指导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
该校在强化德育工作的同时,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探索普通教育改革的途径。学校除按国家教委规定开足课程外,还增设选修课和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实行课内与课外同步,基础课程与活动课程并行。1995年,开展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指导的初中数学示例演练实验,努力变“备教”为“备学”,变研究“教法”为研究“学法”,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收到明显效果。该校坚持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制度,每年举办秋季田径运动会。在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该校学生在男子三级跳远比赛中,以14.27米的成绩创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新纪录。
在教学管理上,该校改计划管理为目标管理,改教研组办公为年级办公,改教学常规的一般检查为量化评分。高中部与宜黄县一中、南丰县一中、南城县二中、临川市三中开展协作,互相促进;初中部与本县洵口、厚村、华山、中田、龙安、社苹中学结成“七校联合体”,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导处既抓教学过程管理,又抓教学终端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977年
恢复高考以来,为大中专学校输送合格新生3000余人。1982年至1997年,该校教师在全国性报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50余人次。
在后勤工作上,该校坚持勤俭办校的方针和服务教学的宗旨,建立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后勤工作队伍,实现了后勤管理制度化和民主化。学校有年产值20万元的印刷厂,师生食堂、小吃部、小卖部、医务室、电机房等服务设施齐备。1990年,被地区教委评为财务、会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同年5月,中央教育电视台对该校后勤、食堂工作进行现场采访。
1992年以来,该校连续四次被省政府命名为省文明单位。1997年9月,被定为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2000年7月,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