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10306
颗粒名称: 课外活动
分类号: G527.562
页数: 3
摘要: 各书院几乎没有组织课外活动。书院改学堂后,始有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如游戏等。
关键词: 教育事业 概况 抚州地区

内容

清末 各书院几乎没有组织课外活动。书院改学堂后,始有一些简单的课外活动,如游戏等。
   民国时期 全区中学才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主要有体操、器械操、球类、游泳、野营等。抗日战争时期,各校增加了军事训练诸项,以及抗战宣传工作,如到民众中演讲、募捐等。
  据1938年省教育厅督学视察报告:省立临川中学的课外活动,有各种球队、学术研究会、讲演团、出版股、游艺运动会等组织,以劳动服务团人数最多,均有教员参加并亲自指导;课外活动的形式,“有运动会、比赛会、游艺会、学术研究等,均由学生自治会、级会推举负责人主持,级任导师分别进行指导。具体设施由训育主任将全校活动分为若干组,每一学生必须参加两组以上,定时定点,从事各种活动。有时还用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对各科学习的竞争心和向上心”。广昌县立中学每天最后一节课为课外活动,内容以文体活动为主,也有美术、书法等学习竞赛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 各中学学生的课外活动逐渐多样化,各级党、政、团组织及有关部门对中学生的课外活动进行组织与指导。1958年,随着“大跃进”的到来,学校课外活动更为频繁,除体育活动外,还有公益劳动、社会宣传、调查等,增强了学生参与意识,使他们关心国家大事,接触和了解社会实际;但有时政治、劳动活动过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些活动超出“课外活动”的范畴。
   1959年,省教育厅修订颁发《农村全日制初中教学计划》,规定初中各年级每周开设课外文体活动6课时,生产劳动8课时。1961年,江西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规定高中各年级均安排6个课时课外活动。此后,省下发的初、高中教学计划,都规定了课外活动的项目和时间。
   1962年开始,各地纠正忽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倾向。1964年,全区各中学结合“四清”运动,开展了相应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各中学课外活动主要为军事训练和学工、学农活动,正常的体育锻炼、学科活动难于开展。
   1977年后,在“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全区各中学的课外活动更为丰富多彩,效果也甚为显著。
   课外活动的内容,有文艺、体育和学科活动三种:
   文艺活动。50年代,全区中学一般以班为单位开展文艺活动,由学生干部组织领导,请有关老师指导帮助,不少学校要求学生每人自备并学会一种乐器。学校经常举办周末文艺晚会,演出自编的一些短小节目。学校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集市日进行街头宣传,夜晚还就近到农村演出,宣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农业合作化等,受到群众的好评。以后,还根据教学计划每天开一节课外文体活动,指导学生唱歌、跳舞、排戏等,不但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课余生活,也陶冶了学生情操。50至60年代,全区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经常排练文艺节目,在节假日演出。80至90年代,各中学在大抓教学质量的气候下,仍然重视开展课外文艺活动,经常排练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在元旦、春节或当地重大活动时演出。90年代,地、县(市)教委每年都举办一次中小学“艺术节”活动,评选优秀节目,推动了全区课外文艺活动的开展。
   体育活动,抚州地区也很有成绩。(详见本章第五节“体育卫生工作”)
   学科活动。全区中学的学科课外活动开展得比较早,成绩也十分显著,如早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各中学就组织了学科小组,广昌县中学无线电小组的学生就能安装、调试、修理半导体收音机;摄影小组的学生能拍摄、冲洗、放大黑白照片。80年代以后,各中学的学科活动更开展得有声有色。大多数中学,特别是重点中学,学科兴趣小组迅速发展,理科以辅导学科竞赛为主,文科兴趣小组类型更多,以语文为例,有书法、朗读、讲故事、写作等,全区有影响的文学社20余个,如南城县二中的《盱笛》、一中的《绿洲》,广昌县一中的《并蒂莲》,临川市秋溪中学的《秋苑》,崇仁县二中的《校园拾贝》,黎川县二中的《红杏》、德胜中学的《山泉》等。临川市二中有《才乡》文学社、微机小组、模型小组,文工队、体工队、美工队等100多个课外兴趣小
  组,配合课堂教学,形成内容广泛的课外活动体系。
   自1984年以来,全区中学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达5万余人次,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初步形成了青少年科技活动的网络。全区获省以上青少年科技活动奖的50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47项。
   80至90年代,各校还充分利用教师的优势,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如广昌县一中的航海模型和飞机模型制作小组,多次获国家、省级奖。临川市一、二中的美术活动小组,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多方面兴趣,为全区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也为全区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提供了条件。1984年7月,地区教育局、团地委召开全区大、中学校“第二课堂”座谈会,总结推广临川县二中、南丰县一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经验。12月,又在临川县召开全区“活跃中学生生活”活动座谈会,交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经验,研究如何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继续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活动。90年代,初、高中课程计划都要求开设活动课程,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知识出处

抚州地区教育志

《抚州地区教育志》

本书为抚州地区教育志,分别在官学、私学、书院、科举、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育科研、教育行政、事业管理、人物等栏目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