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661
颗粒名称: 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
分类号: N45
页数: 1
页码: 2713
摘要: 由南城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邓本昌于1986年创立,列入全省“九五”教育科研项目之一。1986年开始,实验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0年),实验对象为县实验小学和旴江小学,目的是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教学实验效果。第二阶段(1991年至1994年),实验对象是县城各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少数村完小,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在小学数学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研究与探讨六步系列训练法的理论依据是否科学,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抚州 自创性实验

内容

由南城县教研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邓本昌于1986年创立,列入全省“九五”教育科研项目之一。1986年开始,实验经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0年),实验对象为县实验小学和旴江小学,目的是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可行性和操作性,提高教学实验效果。第二阶段(1991年至1994年),实验对象是县城各小学、乡(镇)中心小学以及少数村完小,目的是进一步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法在小学数学中的适应性和可行性,研究与探讨六步系列训练法的理论依据是否科学,能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第三阶段(1994年以后),南城县教育局发文在全县推广小学数学“六步系列训练法”,目的是验证六步系列训练是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较为先进的教学结构模式,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六步系列训练的整体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验围绕总体目标,紧扣课时知识点,按照“六步系列训练法”展开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会、会学。第一步,复习性训练,目的是检查学生掌握探索、获取新知有关的旧知情况,引导学生为探索、获取新知提供积极思维的必备材料。第二步,导新性训练,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联系,设置知识悬念,揭示本课的知识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获取新知的期待心理;为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探索获取新知搭好阶梯,为进行新思维确定方向。第三步,探新性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获取本课时新知,掌握有关学习方法,读懂课时教材;调动学生的耳、眼、手、口、脑各种感官,激发乐学情绪,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独立思考习惯,提高质疑释难能力。第四步,巩固新性训练,目的是查漏补缺,使全体学生基本掌握本课时所学知识;排除负迁移干扰,建立新思维定势。第五步,发展性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完善学生新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形成课堂教学高潮。第六步,检验性训练,目的是检验课时目标的达成情况,培养学生自检习惯和自检能力。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机构

南城县教研室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