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660
颗粒名称: 中学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
分类号: N45
页数: 2
页码: 2713
摘要: 由南城县一中高级教师宁冠群于1984年创立。1986年至1989年在南城县一中初中进行首轮实验,1989年至1991年在高中继续进行实验,侧重于模式的建立与尝试。1991年至1997年在该校初中进行第二、第三轮实验,侧重于教法、学法的改进和模式完善。
关键词: 抚州 验证性实验

内容

由南城县一中高级教师宁冠群于1984年创立。1986年至1989年在南城县一中初中进行首轮实验,1989年至1991年在高中继续进行实验,侧重于模式的建立与尝试。1991年至1997年在该校初中进行第二、第三轮实验,侧重于教法、学法的改进和模式完善。1994年10月,南城县教育局专门下文,在全县中小学推广这项实验。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是由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和效益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的教学模式。控制系统包括5项迁移原则:举一反三、温故习新原则,加强双基、突出结构原则,训练思维、指导学法原则,强化动机、培养习惯原则,文道统一、因材施教原则。操作系统包括6个教学环节:迁移导向,讲读示范,自读研讨,说写评改,小结测试,课外调节。六环节反映一个单元教学全过程,根据教材或单元特点也可适当调整。效益系统包括4步学习迁移:温故一习新迁移,讲读一自读迁移,读文一作文迁移,课内一课外迁移。四步学习迁移呈螺旋式递进。
   宁冠群运用此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首轮实验在不增加课时、不加重负担前提下,用3年时间完成从初一到高一共4年语文教学任务。实验班于1989年提前一年参加南城县一中高一升高二的文理分科统考,各项考试成绩在全年级9个班中居首位。1989年插入高二理科班的22名实验班学生,1991年参加高考,语文平均成绩高出全校平均分12.2分,其中90分以上的7人(全校19人)。第二轮实验班学生,在1994年全省中考时,语文成绩名列全校前茅。1990年第3期《人民教育》“教改信息”专栏,对中学语文“六环节四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实验作介绍。1994年6月,国家教委、中央教科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编《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全书》,将该实验专列词条作详细评价。1996年7月,四川辞书出版社将该实验收入《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一书,用4300多字作详细介绍。南城县一中通过“四环节六步迁移单元教学法”实验,80%以上学生养成10种语文学习习惯:字斟句酌精读课文;借助相关资料参读;课堂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做读书笔记、摘录卡片;勤查字典、辞典;日记练笔;自评自改作文;文面整洁、书写规范;听记新闻联播和读报;用普通话朗读交谈。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