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5390
颗粒名称: 八、自然保护区及珍稀动植物保护
分类号: S759.9
页数: 2
页码: 2551-2552
摘要: 宜黄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 已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和雩山山脉连接地带,面积为5.8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南虎。在宜黄县境东南部的鱼牙嶂周围地区,历史上曾经虎多为患,20世纪80年代后很少出现,但仍有出没。1991年,美籍猫科动物专家加利·科勒夫妇亲赴该地区考察,赞叹鱼牙嶂为其所见最理想的华南虎栖息地。
关键词: 抚州 自然保护区

内容

宜黄县华南虎自然保护区 已定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武夷山脉和雩山山脉连接地带,面积为5.8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南虎。在宜黄县境东南部的鱼牙嶂周围地区,历史上曾经虎多为患,20世纪80年代后很少出现,但仍有出没。1991年,美籍猫科动物专家加利·科勒夫妇亲赴该地区考察,赞叹鱼牙嶂为其所见最理想的华南虎栖息地。其后,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3次对鱼牙嶂进行全面考察,获取大量华南虎的信息和物证。为保护珍稀动物,1992年6月成立宜黄县华南虎保护区办公室,处于保护区内的5个乡镇都建有野生动物保护站,基本形成保护工作网络构架。
   黎川县岩泉自然保护区 1985年8月始设黎川县岩泉自然保护区,面积28平方千米,主要保护对象为常绿阔叶林。保护区内有木本植物107科、265属、661种,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树种19种,省级保护树种35种。动物资源十分丰富,鸟类动物共有95种,兽类动物40种,两栖爬行动物51种,小型昆虫536种,其中省级保护动物9种,特别是尖吻蝮和平胸龟在省内罕见。岩泉保护区划分为4个管理区域,即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旅游区,整个面积扩大为2800公顷。由于岩泉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试验区内,对珍贵动植物人工繁殖开展研究,已形成省内林科一体化小型科研机构。
   东乡野生稻自然保护区 1972年,在东乡县岗上积公社的走马岗林场段溪、青湖、樟塘、会仙岭等地发现近30亩野生稻。野生稻具有耐寒、耐酸性能,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宿根多年生等特点。1978年-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及11个省、市的农业专家、省农业科学院、樟树农校等单位到实地考察,并鉴定为普通野生稻。1992年设立东乡县野生稻自然保护区。同年8月在该县岗上积镇立碑划定野生稻自然保护区范围。
   资溪县马头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资溪县马头山乡。1985年建立该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公顷;后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至1.39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红豆杉等珍稀优良乔木、重点动物。
   乐安县老虎脑自然保护区 面积为2.2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华南虎。
   抚河源自然保护区 面积为818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源头水质量。
   珍稀动植物保护 全市各级政府均颁布《关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通告》,对珍稀植物实行挂牌保护,由各级林业部门负责挂牌工作;对珍稀动物保护由各级林业公安和公安部门负责实行禁猎,并做好巡山保护工作。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地名

宜黄县
相关地名
黎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