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836
颗粒名称: 第八节 第二次反“围剿”广昌战斗
分类号: E29
页数: 2
页码: 1054-1055
摘要: 广昌战斗是第二次反“围剿”第4仗,是红军“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的一个典型战例。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不甘心第一次“围剿”中央红军失败,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约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这次“围剿”改“长驱直入”为“厚集兵力,严密包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
关键词: 反“围剿” 广昌

内容

广昌战斗是第二次反“围剿”第4仗,是红军“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的一个典型战例。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不甘心第一次“围剿”中央红军失败,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陆海空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约2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这次“围剿”改“长驱直入”为“厚集兵力,严密包围,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4月1日始,国民党军分4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企图包围并消灭红一方面军主力于赣南。其部队从赣江向东延伸,一直到福建建宁,构成一条400千米、不连续性的弧形阵线。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利用根据地有利条件,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然后自西向东各个歼灭敌人。一周内连续取得富田、白沙、中村3个大胜仗,接着实施第4仗——广昌战斗。
   红军进至宁都南团后,苏区中央局留驻龙冈,另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负责指挥前线作战和领导战区地方工作。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日夜兼程向东急进。这时,国民党军第6路军如惊弓之鸟,仓皇向广昌收缩兵力。自5月23日开始,国民党军按第8师、第24师、第5师的顺序,由广昌向南丰撤退。
   5月26日,红军挺进到广昌苦竹,侦悉到敌第5师4个团还未撤离广昌。毛泽东立即在苦竹街召开会议,决定改变原作战计划,暂不攻打南丰,先歼广昌之敌。以红1军团第3军经甘竹向南丰急进,追击北逃的敌第8师、第24师,阻止其回援广昌;以红4军为左翼,红12军为右翼,分两路攻打广昌县城;以红3军团为攻城总预备队。
   5月27日凌晨1时,红4军、红12军各派1个团接近广昌县城外围,分散潜伏待命。拂晓前,红军主力由甘竹至尧山后,兵分两路:红3军一部进占广昌城北沙子岭一带,警戒南丰之敌;红4军和红12军等部则从北、西、南3面包围广昌县城。
   此时,敌第8师、第24师大部已东渡旴江,向南丰退窜,第5师4个团则凭借工事固守广昌城。该师虽有4个团,但人数不足9000人。红军主力进入阵地后,采取步步进逼战术,向广昌县城发起进攻,将国民党军逐步压制在城内。敌军凭借坚固工事和优良武器固守城池,红军几次进攻都未能拿下。下午2时,毛泽东、朱德召开战地紧急会议,命令总预备队红3军团投入战斗,同时令红3军一部和广昌独立营等3000多人暂停执行进攻南丰计划,回师广昌,配合红军主力作战。
   面对红军凌厉的攻势,敌第5师师长胡祖钰一面组织撤退,一面发出紧急求援信号。没想到红军截获了他们的明码急电,得知胡祖钰被打成重伤,士气低落。红军将士受此消息鼓舞,士气大振,加强攻势。
   傍晚,当红军从北、西、南3面逼近城下时,胡祖钰已率部从城东过旴江桥仓皇逃跑。晚上9时,红军攻占广昌县城。敌第5师一部被歼灭,其余大部向南丰逃窜,身负重伤的胡祖钰逃到南昌,经抢救无效死亡。当晚,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军指挥机关穿城而过,在城北沙子岭邱家祠宿营。
   5月底,红军又在建宁打了一个大胜仗,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的全面胜利。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胡祖钰
相关人物
朱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广昌
相关地名
南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