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奖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20001239
颗粒名称: 三、奖金
分类号: F244
页数: 1
页码: 745
摘要: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区内企业发放奖金主要形式有跃进奖、综合奖、附加工资、节约奖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中实行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2000年后,行政机关单位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目标考核获奖情况,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年终奖、精神文明奖、综治达标奖等,年终奖、精神文明奖、综治奖标准分别为各人1个月的工资,在年初预算中列支。
关键词: 奖金 职工

内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区内企业发放奖金主要形式有跃进奖、综合奖、附加工资、节约奖等。1959年1月,专署发文规定:1958年跃进奖标准为4个等级,一级为本企业1958年12月份平均工资的45%,二级为35%,三级为20%,四级为10%。是年获跃进奖职工占全区职工总数82.8%。1960年初发放1959年度跃进奖,范围由企业扩大到事业单位,按不超过本人月标准工资50%、40%、30%3个等级发放,生产工人以外其他职工按40元、30元、25元、17元、12元5个等级发放。跃进奖金来源于工资基金结余、企业利润留成、工资基金追加等。1959年全区发放跃进奖金270699元,1960年为596959.8元。此后未设跃进奖。综合奖有月度、季度、半年、全年4种形式。1960年,实行月度奖单位,综合奖奖金为月标准工资7%;实行季度奖的单位,奖金为月标准工资20%;实行年终一次性奖的单位,奖金为月标准工资总额30%。获奖面为职工总数60%~75%。1964年综合奖范围扩大,获奖面为90%。1965年后综合奖取消。附加工资是在1966年前后停止计件工资和取消奖金制度情况下,为不降低职工实际收入而采取的措施,在1979年以后多次工资调整中逐步被冲销。1962年开始实行节约燃料、原材料奖励制度,1963年全区颁发节约奖金5096元。1980年开始按节约燃料、原材料价值1%~15%计发,按月或按季度发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企业中实行奖金与经济效益挂钩。1980年对奖金实行封顶,综合奖控制在两个月工资以内。1984年,取消奖金封顶制度。1990年后,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奖金按核定包干基数实行包干使用。
   2000年后,行政机关单位和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目标考核获奖情况,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发放年终奖、精神文明奖、综治达标奖等,年终奖、精神文明奖、综治奖标准分别为各人1个月的工资,在年初预算中列支。获得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的单位,上级部门发放招商引资奖,在招商引资专项奖金中列支,一部分拨付给获奖单位,弥补其工作经费,一部分奖给有功个人。各单位按照劳动人事部门规定的人数比例,对本单位年度考评为优秀的工作人员发给工作目标考核奖,标准为1000元。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企业,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奖金项目和标准。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市志:全5册》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卷首部分包括序言、概述、抚州人文综述、抚州革命斗争纪略、大事记;主体分志设29卷174章,内容包括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居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政务、公安司法、军事、经济发展总情、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林业垦殖、水利、工业、乡镇企业、名优特产、贸易、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教育、科技卫生体育、文化旅游、新闻媒体、方言、宗教民俗传说故事、艺文、人物等栏目介绍了抚州的发展历程。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