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博物馆(含革命历史纪念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851
颗粒名称: 一、博物馆(含革命历史纪念馆)
分类号: G268
页数: 2
摘要: 1977年1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乐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改用“文化大革命”中建造的“万岁馆”为馆址,筹备阶段由县文化馆兼管,1978年秋,正式配备工作人员6人,分资料、宣传、美术摄影、财务保管三项业务。1983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增至9人。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两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1982年4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吸收乐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团体会员,同年9月,抚州地区文物普查会议评选乐安县文物普查办公室为先进单位,荣获一等奖。1984年10月和1985年9月先后将珍藏的元代枢府瓷斗笠碗送往北京参加建国35周年文物精华展览和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世界古瓷展览。
关键词: 革命历史纪念馆 博物馆 乐安县

内容

1977年1月,经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乐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改用“文化大革命”中建造的“万岁馆”为馆址,筹备阶段由县文化馆兼管,1978年秋,正式配备工作人员6人,分资料、宣传、美术摄影、财务保管三项业务。1983年3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博物馆,工作人员增至9人。
  该馆成立以来,开始着重于本县革命文物的收集和展览工作,收藏了革命文物955件,其中有毛泽东使用过的马灯,朱德使用过的办公桌,苏区银行发行的纸币、硬币、苏区公债券、红(赤)军武器86件。同时征集到革命史料2100件,其中有朱德、周恩来等人签发的战斗命令和撰写的军事论文。1982年兼办文物普查业务。1983年后,又增添了古文物考证和发掘工作。现经查考落实的古文物有:古遗址7处,古城址1处,古墓葬7处(其中罗隐坟尚未落实),古建筑13处。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了两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20处。收藏了历史文物1066件,内有一级藏品34件,其中除古器、古印纹陶、软硬陶片以及大量的炭化谷(即“乌米””)外,尚有全国罕见的元代枢府瓷斗笠碗等。所收藏的革命文物和古文物分别陈列于6个展览厅,坚持每天开放展览,每年接待参观者约3万余人次。从1981年起,在馆址旁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了文物宣传橱窗,并编撰了史料专辑28篇。
  1982年4月,中国博物馆学会吸收乐安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团体会员,同年9月,抚州地区文物普查会议评选乐安县文物普查办公室为先进单位,荣获一等奖。1984年10月和1985年9月先后将珍藏的元代枢府瓷斗笠碗送往北京参加建国35周年文物精华展览和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参加世界古瓷展览。1985年12月,馆长梅绍裘曾出席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大会,并被评为全国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镀金奖章和奖金。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