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55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电信
分类号: F632.756.4
页数: 4
摘要: 民国29年江西省政府派电信队驻县,只收发官方电信,民间的电报、电话业务,仍由县电报局经营。民国35年县电信局撤销,成立电信代办所,当时长途电话,只经营乐安——崇仁;乐安——永丰两对线路。建国后,全县电话业务发展迅速,如今,市内电话、农村电话的网路基本建成。公溪邮电支局也开办3条长途电路。有线电报的电路,除县局至抚州为电传电路外,县城至公溪支局开办了人工电路;县内各邮电所也开设了话传电路。线务人员只配备1个皮机和1根保险皮带,1把钢丝钳,1付脚扣。建国后,县邮电局装设了无线电台与抚州对开。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电信

内容

一、电信网路民国23年(1934年),本县有线电话在县城设有5部总机,每个乡都装有1部单机,全县共装30部单机。民国29年(1940年)江西省政府派电信队驻县,只收发官方电信,民间的电报、电话业务,仍由县电报局经营。民国35年(1946年)县电信局撤销,成立电信代办所,当时长途电话,只经营乐安——崇仁;乐安——永丰两对线路。
  建国后,全县电话业务发展迅速,如今,市内电话、农村电话的网路基本建成。长途电话已开办4对线路(乐安——抚州;乐安——吉安;乐安——永丰;乐安——崇仁),其中乐安——抚州还开办了载波电路。公溪邮电支局也开办3条长途电路(公溪——南昌;公溪——抚州;公溪——崇仁)。
  有线电报的电路,除县局至抚州为电传电路外,县城至公溪支局开办了人工电路;县内各邮电所也开设了话传电路。目前,本县的电信网路已四通八达。
  二、电信设备民国23年(1934年),本县开始装设电话。当时只有磁石交换机20门,全县总机只有5部。线务人员只配备1个皮机和1根保险皮带,1把钢丝钳,1付脚扣。维护和抢修线路全靠步行。
  建国后,全县电信设备逐年完善。
  表2—44 乐安县几个年份电信主要设备情况表三、电信业务 (一)电话市内电话民国23年(1934年)本县的市内电话单机数量很少,只有县政府、县党部、参议会,保警队、警察局及县医院装设了电话,都归官办,由县政府第4科管理。一切开支由政府拨付,不向用户收费。
  建国后,全县的市内电话逐年增加。1985年,县城电话交换机为共电式,容量600门(实装327门,包括计费电话和局内免费电话,计费电话为267部)。市内明线12杆公里,市内电缆长度7.59公里。每月市话收入4200元左右。
  农村电话从民国23年(1934年)开始,本县在县以下区公署内设有电话总机。
  建国后,全县农村电话业务有很大发展,属地方国营企业。1985年全县农村有中继线255杆公里,476对公里。直达线路有公溪、湖溪、龚坊、戴坊、潭港、湖坪、牛田、鹏州、万崇、谷岗、望仙、招携、坪溪、石陂及鳌溪镇,间接接转线路有山砀、航桥和金竹三个乡。全县每月农话收入17250元左右(其中计时电话收入约1315元)。
  长途电话民国22年(1933年)起,本县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但业务量很小,每月来去的长途电话仅10张(次)左右。
  建国后,长途电话发展较快。1985年全县共有长途电话10条,其中乐安至抚州5条;乐安至永丰,乐安至崇仁各1条;公溪至南昌,公溪至抚州,公溪至崇仁各1条。县以下邮电所挂发长途电话需经县局接转。
  (二)电报有线电报民国26年(1937年)本县邮电局开始经营电报业务。当时通话方式是用话传。民国35年(1946年)乐安电报局撤销,改设电信代办所,业务量很小,每月往返的电报仅有10份左右。
  建国后,本县的电报业务日益发展。现县局至抚州,开电传电路1条,每月来去电报2000份左右。县城至公溪支局开办了人工电路,每月来去电报120份左右。县局至各乡(镇)邮电所开办了话传电报业务,每月来去电报约1000份。
  无线电报民国29年(1940年)前后,本县开始装设无线电台。
  建国后,县邮电局装设了无线电台与抚州对开。在有线电台正常时,无线电台只进行定时联络,发少量电报;万一有线电路中断即动用无线电台,以传递内容紧急的电报。
  表2—45 乐安县几个年份电信业务情况表表2—46 乐安县几个年份电报的几项主要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表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