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木竹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449
颗粒名称: 三、木竹运输
分类号: S782.5
页数: 1
摘要: 建国前,本县水陆交通极不方便,木竹运输只有从牛田、谷岗、公溪、万崇4条河水运。但河狭水浅,载运量有限。凡路远山陡的山上木竹,从无采伐,听其自生自灭,或作燃料,或作造纸原料。建国后,木竹运输通过两个渠道: 水运牛田河,1970年因洞口建水坝不能下筏,需将招携的木竹车运至银口下河成排。万崇河,只能在水涨时放运木竹筏。陆运 50年代初,木竹运输多用肩扛,后期逐渐采用土车、小板车及平车装运。谷岗林场还铺设了1条从回龙坝至小港口全长6.5公里的钢轨平车道,用人力牵引平车。年运量2.5万立方米,加上省、地林业车队及各公社、生产队的机动车辆的支援,每年木材运量在3.5万立方米左右,直接运至江边村火车站调拨。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木竹运输

内容

建国前,本县水陆交通极不方便,木竹运输只有从牛田、谷岗、公溪、万崇4条河水运。但河狭水浅,载运量有限。凡路远山陡的山上木竹,从无采伐,听其自生自灭,或作燃料,或作造纸原料。
  建国后,木竹运输通过两个渠道: 水运牛田河,1970年因洞口建水坝不能下筏,需将招携的木竹车运至银口下河成排。年运量5000立方米,毛竹20万根,至樟树贮木场交验。
  谷岗河,年运量4000立方米,由崇仁转运站中转到抚州周渡贮木场。
  公溪河,河床稍宽,但河沙淤塞,河水易涨易退,不能长年放运。
  万崇河,只能在水涨时放运木竹筏。
  陆运 50年代初,木竹运输多用肩扛,后期逐渐采用土车、小板车及平车装运。60年代改用机动车运输。70年代初,谷岗林场汤山工地、大坑工地,招携林场深坑和潭坑工地,架设了4台凌空钢索运输集材,其中有动力牵引索运两台。谷岗林场还铺设了1条从回龙坝至小港口全长6.5公里的钢轨平车道,用人力牵引平车。1975年成立了林业车队,拥有汽车32辆。年运量2.5万立方米,加上省、地林业车队及各公社、生产队的机动车辆的支援,每年木材运量在3.5万立方米左右,直接运至江边村火车站调拨。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