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区、乡(社)、村(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乐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1231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区、乡(社)、村(队)
分类号:
K295.64
页数:
5
摘要:
1950年4月,将崇仁县管辖的太平、汤山、谷岗、欧坊、坪元、咸口、咸溪、车田、王坊等地划归乐安管辖,乃增设第六区(太平),至此,村人民政府增至202个。同年6月,全县建成70个乡人民政府和1个镇人民政府。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将原有的71个乡镇,扩为110个乡和1个镇,并将原6个区扩为8个区,增设七区(南村)、八区(牛田)2个区人民政府。
关键词:
乐安县
地方史志
行政区划
内容
一、建国初到农业合作化时期本县于1949年9月15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至同年:0月建立了一区(鳌溪)、二区(招携)、三区(湖坪)、四区(戴坊)、五区(公溪)等5个区人民政府,共191个村人民政府。1950年4月,将崇仁县管辖的太平、汤山、谷岗、欧坊、坪元、咸口、咸溪、车田、王坊等地划归乐安管辖,乃增设第六区(太平),至此,村人民政府增至202个。同年6月,全县建成70个乡人民政府和1个镇人民政府。
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将原有的71个乡镇,扩为110个乡和1个镇,并将原6个区扩为8个区,增设七区(南村)、八区(牛田)2个区人民政府。(见表1—2) 表1—2 1952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以上所划区乡(镇)建置,在1956年、1957年及1958年之间又作了调整。
1956年6月,将全县110个乡和1个镇,合并为40个乡1个镇。即增田、潭港、石陂、咸口、小池、桥背、招携、坝上、午田、大金竹、坪溪、严杭、引水、湖坪、万坊、罗陂、善和、桐山、牛田、流坑、戴坊、鹏州、沙堆、竹山、同富、公溪、龚坊、濂坑、山砀、桐江、芜头、航桥、小陂、南村、太平、欧坊、谷岗、路南、樟坊、望仙等乡。
1957年,将原来的8个区并为5个区,即鳌溪、招携、湖坪、龚坊、南村等区。
1958年,撤区并乡时,把原来的5个区的建制撤销,建置15个乡(镇),乡以下为农业社。
表1—3 1958年撤区并乡后的行政区划表二、人民公社化时期 1958年11月9日,县委下达138号文件,正式在全县建立15个人民公社,具体划分如下表: 表1—4 1958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人民公社化后,曾多次调整社队规模:1959年3月,由15个公社调整为鳌溪、增田、南村、招携、金竹、湖坪、牛田、戴坊、龚坊、公溪等10个公社。1961年10月,由10个公社再次调整为城关、潭港、石陂、增田、小池、招携、杭村、坪溪、善和、罗陂、湖坪、万崇、牛田、太平、南村、望仙、金竹、谷岗、水口、龚坊、戴坊、山砀、东堆、竹山、鹏州、湖溪、航桥等27个公社,1个国营农场,5个垦殖场。
1964年再一次调整社队规模,将以上的公社、农场、垦殖场调整为19个公社,两个镇和1个垦殖场,共辖生产大队208个,生产小队2082个(见表1—5)。
表1—5 1964年乐安县行政区划表 (续上表)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出版者: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县志记载介绍了宋代1149年至1985年以来的,有关了乐安县的所有地方史志内容。包括地理、经济、文化、军事、社会、文化、人物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