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镇的经济与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黎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530
颗粒名称: 宏村镇的经济与资源
分类号: S56
页数: 2
摘要: 宏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面积85平方公里。境内河溪纵横,水能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水力发电量可达8800千瓦。农业历来为宏村镇国民经济的主体,近10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白莲生产稳步发展,莲田面积最高年在千亩以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均呈上升趋势。镇、村两级都办有规模不一的林场、果园,水果最高年产量达235吨。生猪生产由半自给、自给向商品化方向发展,1990年出栏生猪8460头,除自给外,销住福建、广东等省。宏村的一批农副产品颇具特色:笋干、香菇久负盛名;米酒色清味香,醇正浓厚;豆腐质嫩味鲜,享誉黎川。建国前,宏村仅有个体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作坊。
关键词: 宏村镇 经济

内容

宏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坦,面积85平方公里。全镇现有耕地18723亩,山地11万亩(其中有林地5.5万亩),茶桑果园0.2万亩。境内河溪纵横,水能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水力发电量可达8800千瓦。农业历来为宏村镇国民经济的主体,近10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各业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1990年,全镇粮食总产11612.5吨,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650吨,粮食总产和亩产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白莲生产稳步发展,莲田面积最高年在千亩以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均呈上升趋势。镇、村两级都办有规模不一的林场、果园,水果最高年产量达235吨。生猪生产由半自给、自给向商品化方向发展,1990年出栏生猪8460头,除自给外,销住福建、广东等省。宏村的一批农副产品颇具特色:笋干、香菇久负盛名;米酒色清味香,醇正浓厚;豆腐质嫩味鲜,享誉黎川。199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509.83万元(1990年不变价)。
  建国前,宏村仅有个体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作坊。建国后,特别是1979年以来,宏村镇依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产品有木竹制品、食品、化工、金属制品等6大类,共30多个品种、100多种规格。镇腐竹食品厂生产的“三笋”罐头,曾被评为地区优质产品,远销日本、欧美,最高年产量300多吨,创汇30多万美元。镇办企业生产的钟壳、拼花地板和工具木柄,供不应求,户办、联户办企业生产的竹制沙发座垫,行销上海、福建、湖北、山西等省市,年产值200多万元,有的还跨乡、跨县、跨省开办沙发座垫厂。199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537万元(1990年不变价),占工农业总产值2046.83万元的26.2%。

知识出处

黎川县志

《黎川县志》

出版者:黄山书社

本志收录的地名包括黎川县行政区划与居民点名称、行政企事业单位名称、人工建筑物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名胜古迹名称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