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广昌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40220020210005132 |
颗粒名称: | 地方性甲状腺肿 |
分类号: | R199.2 |
页数: | 1 |
页码: | 877 |
摘要: | 广昌县民间称该病为“大粗脖病”。1956年,县内进行普查,查出病人3602人,占全县总人口3.5%。1966年11月,在苦竹、尖峰、高洲、水南、塘坊、大株等6个公社进行供应碘盐防治该病的试点工作。1982年9月开始,2个月内对全县16个公社(场、镇)的44个大队457个生产队和1所小学进行抽样调查,查出病人373人,患病率0.89%。同时对17个地区的17份地下水、河水、井水进行含碘测定,结果仅5份符合标准,其余的皆为低碘水。是年,病区碘盐测定采样283份,合格率91.77%。1987年,开展病区地甲病防治效果考核,考核405人,近期有效率70.3%。1990年,完成地甲病考核和地甲病区碘盐监测。 |
关键词: | 广昌县 防疫 地方病防治 甲状腺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