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防疫保健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5101
颗粒名称: 二、防疫保健机构
分类号: R199.2
页数: 1
页码: 869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卫生防疫保健机构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卫生机构 防疫保健机构

内容

广昌县卫生防疫站 1952年底,县卫生院内设卫生防疫股,负责卫生、防疫、卫生宣传、调查统计等事项。1958年7月,卫生防疫股撤销,成立县卫生防疫站,设副站长1人,卫生防疫专职干部2人,办公室寓县卫生院内。1963年,随卫生局搬迁至松仔山。1968年后,相继并入县人民医院和县卫生局。1973年1月恢复县卫生防疫站名称,有站长1人,副站长2人。1982年后,设置卫生、防疫、检验、宣传科和办公室,各科配有主任1人。
  1980年后,在旴江镇地藏殿北边新建办公大楼、检验大楼、冷库和职工宿舍1299.53平方米,总值约20万元;贮配一批精密、监测、玻璃仪器。开展化学、细菌检验方面的多项检测和疟原虫、丝虫血片镜检,淋巴穿刺液、脑脊液、尿液等检验。
  广昌县妇幼保健站 1953年创立,有2名妇幼保健员,设城关区(今旴江镇)胜利街。负责妇幼卫生宣传、协助训练接生员、管理和辅导接生站工作。属县卫生院领导。1954年,迁第七区(今赤水镇)横街,属第七区卫生所领导。1958年,迁回城关镇,属县卫生科领导,站址寓县卫生院内,配有副站长1人,助产士和妇幼保健员各1人。1963年,随同卫生局迁往松仔山办公。1968年5月后,几经撤并,易名频繁,至1976年5月,恢复妇幼保健站名称。时,仍与县卫生局合署办公。1982年,迁解放路单独设办公室。
  广昌县皮肤病防治所 1958年10月,成立广昌县麻疯病防治隔离所,配有专职行政管理人员和专职医士各1人。并在芰田乡观峰岩建立麻疯村,置简易病床68张,收容全县麻疯病人集中隔离治疗。1960年更名为县麻疯病防治所。除负责入村患者治疗外,还担负未入村病人的治疗。1972年1月改称为县皮肤病防治所,于鸡公岭下新建工作用房,且开设病人商品代销点。1982年在城郊公社北门大队上熟圆生产队公路旁新建门诊部一幢。1983年迁入办公。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