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放映发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497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放映发行
分类号: J992
页数: 3
页码: 840
摘要: 抗战时期,有3次巡回电影来县放映,观众共6300人次,所放映的第一部影片为黑白无声片《无名氏》。1956年达1150场,观众69万人次,至1958年逐年上升,1959年下降,直至1963年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1964年达1520场,96万人次。“文化大革命”中,一大批影片被封存,仅放映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纪录片,8个样板戏的彩色片。“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看样板戏电影为“政治活动”,另外增加了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影片,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数有增加,1971年接近1964年的水平,到1976年放映3919场,观众149万人次。“文化大革命”以后,被禁锢的影片恢复发行,大受群众欢迎。
关键词: 广昌县 电影 放映发行

内容

抗战时期,有3次巡回电影来县放映,观众共6300人次,所放映的第一部影片为黑白无声片《无名氏》。
  1955年全县放映电影仅540场,观众34万人次。1956年达1150场,观众69万人次,至1958年逐年上升,1959年下降,直至1963年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次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1964年达1520场,96万人次。
  “文化大革命”中,一大批影片被封存,仅放映毛泽东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纪录片,8个样板戏的彩色片。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数在初期急遽下降,1969年放映500余场,观众人数33万人次,均少于1955年。“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看样板戏电影为“政治活动”,另外增加了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国的影片,放映场次和观众人数有增加,1971年接近1964年的水平,到1976年放映3919场,观众149万人次。
  “文化大革命”以后,被禁锢的影片恢复发行,大受群众欢迎。1978年3月,县城放映《杨门女将》,广昌共放映36场,观众2.94万人次,上座率97.3%,票房收入2942元。
  1984年电影放映发行五大指标中,电影放映工作日总数4978日,其中国营放映单位占18.19%,集体单位占64.38%,个体占7.62%;电影放映场次9375场,其中国营占28%,集体占64.38%,个体占7.62%;观众人数434.1万人次,国营占33.66%,集体占62.46%,个体占3.88%;放映收入79.4万元,国营占44.02%,集体占52.45%,个体占3.53%;发行收入10.5万元,国营占49.57%,集体占46.88%,个体占3.59%。
  广昌县电影放映发行表 1987年后,多次开展“汇映月”活动,当年2月至3月参与全国首届“农林科教电影汇映月”活动,全县放映农林科教电影81部693场,观众达29万人次,放映收入1.2万元,发行收入0.37万元。这一活动结束时,县电影公司、塘坊乡文化站、新安乡电影队、甘竹影剧院以及塘坊乡党委副书记杨衍煜、甘竹影剧院放映员曾木云分别被国务院农牧渔业部、林业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文化部、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联合授予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称号。
  1989年3月、9月、11月,先后组织《雷锋》、《开国大典》的上映活动和革命传统教育影展,“人口与健康”科教电影汇映活动。
  1990年组织《焦裕禄》上映活动。
  到1990年,电影放映工作日2819日,国营放映单位占9.90%,集体单位点27.55%,个体占51.58%;电影放映场次5721场,国营占20.87%,集体占27.55%,个体占51.58%;观众人次240.7万人次,国营占24.22%,集体占47.07%,个体占28.71%;放映收入22.7万元,国营占56.83%,集体占33.48%,个体占9.69%;发行收入10.5万元,国营占49.52%,集体占35.24%,个体占15.24%。
  1990年,全县售票放映收入占总发行收入的75%以上。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