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销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575
颗粒名称: 二、销售
分类号: S782
页数: 2
页码: 241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木材经营的购销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木材经营 购销

内容

1934年(民国23年)木商剧增,木材产量及地销量大为增加,仅木商何雄川木行,年均约地销杉条木一二千两。主要流向临川、温家圳、南昌,远至江苏省的南京、常州、无锡一带。
  苏区时期,杉木也是一大宗出产。以木材的输出,换取工农日常必需品如油盐布匹等。
  新中国成立初的1951年,广昌采购组在中央调拨材指标内就地调拨广昌金华山钨矿松坑木约400~500立方米。
  1953~1956年木材全部上调。先交南昌梁家渡贮木场,昌乐铁路通车后,改交抚州周渡贮木场。县内建设用材由县另行解决。
  1958年春起,县森工局木材公司在县城人行桥设木竹经理部,专负木竹地销业务,历时八年之久。后由县森工局业务股兼管地销事宜。
  1984年,中央文件规定,产材县在统购计划内按20%比例提取自留材。年底,全县地销木材10.35万立方米,毛竹81.9万根;上调木材42.2万立方米,毛竹173.88万根。销售市场由新中国成立前的两个省,扩大到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自治区)。
  1985~1990年只上调木材18521立方米。
  1985年后,木材、毛竹上调地销数量逐步减少。至1990年止,40年共上调木材11.902万立方米,毛竹33.36万根。
  广昌县木材、毛竹年收购情况表单位:万立方米、万根广昌县杉松木购销价格表单位:元/立方米说明:1948年价单位为元(银元)/两,1951年为元(旧币)/两,两为龙泉码。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