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鱼苗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531
颗粒名称: 二、鱼苗繁育
分类号: F307
页数: 1
页码: 213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渔业的鱼苗繁育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渔业 鱼苗繁育

内容

民国以还,县内无力繁殖“四大家鱼”鱼苗,年年向九江购买,油纸篓,装鱼苗,肩挑步行,20余天始可抵县,鱼苗死亡率高。1950---1968年止,仍向九江购鱼苗,每年购249万尾左右,野杂鱼多,家鱼往往不足so%,鱼苗用火车、汽车直接运输,一昼夜可抵县城。
  1958年新安公社(今为乡)新安大队群众自行繁殖鱼苗。
  1966年青桐水库在城郊公社(今沿江乡)白田大队宋家购买体重7公斤以上的草鱼12尾,放养于池塘,用于人工繁殖鱼苗;1967年设立青桐水库鱼场,挖塘15市亩,建孵化车间,产孵池、孵化环道,购孵化缸30口;1968年草鱼人工繁殖成功。鱼塘上游建有造纸厂,工业废水污染水质,且库中水温较低,影响鱼种繁殖。1972年迁场于河东,重置孵化设备,新开鱼池13市亩;1974年筑、鲢鱼苗可满足县内需要。1976年县鱼种场人工繁殖鳙鱼和鲢、鳙杂交鱼成功。1979年后年产草、鲢、鳙鱼苗1000万尾左右,县内自给有余,转销于临川、湖口、南昌和闽属的一些县份。
  1980年后农户挖塘自繁鲫鱼日多,鱼苗规格大,体质好,供应全县。1981年县鱼种场人工繁殖各种鱼苗1278万尾。1986年11月~1987年3月,各地利用冬闲田养鱼种50市亩,起水大规格鱼种14475尾。
  1990年繁殖鱼苗有草鱼600万尾、鲢鱼200万尾、鳙鱼150万尾、鲤鱼3200万尾、鳊鱼15万尾,罗非鱼200万尾。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