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530
颗粒名称: 一、品种
分类号: F307
页数: 1
页码: 213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渔业的鱼品种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渔业 品种

内容

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中载:“鱼之名,莫可殚记,而池沼所畜,多鲩(俗名草鱼)、鲭、鲢、鲤、鳊、鲫、鲇;鳗、鳅,鳝之属。” 全县鱼类有13个科,50多个品种。天然与养殖鱼种丰富(见本志《自然资源》部分)。1966年县鱼种场从婺源县引进红荷包鲤;1967年引进三角帆蚌;1968年引进非洲鲫鱼;1979年引进兴国红鲤;1980年从宁都引进荷包鲤、团头鲂,从赣州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罗非夏花1万尾。1989年4月,广昌莲科所从湖南汉寿县特种水产研究所购入种鳝130公斤和古巴牛蛙4对,牛蛙孵化了两批,共得到蝌蚪2500余只。1990年有经过受态的1000只。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