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522
颗粒名称: 种猪
分类号: F307
页数: 1
页码: 209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养殖业的畜牧业育种繁殖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养殖业 畜牧业 种猪

内容

种母猪饲养头数,在1953年可占生猪存栏量的26.31%,每10户农户平均有基本母猪1.6头,县内猪源可以自给。1956年起,强调母猪以集体饲养为主,种猪缺精饲料,母猪因之减少。当年冬,仔猪供不应求,只得向江苏购入小猪3300头,才缓解供求矛盾,制止仔猪售价暴涨之势。1958年实行“见母就留”的选种措施,统得过死,留下一大批劣种母猪,只得淘汰,猪源又复紧张。1963年母猪数量又增,而且禁止贩运仔猪出境。至1972年仔猪滞销,每公斤售价仅0.20~0.50元,造成民间大量阉割母猪,母猪群较上年下降53.3%。自此以后,县内母猪饲养量一直未达到1966年的水平。种公猪群势较稳定。1958~1965年按照每50头种母猪留1头种公猪比例选留,复由县农业部门派人鉴定。1985年全县进行种公猪普查,共存栏种公猪55头,外地良种公猪占50%。1990年3月,再次进行种公猪普查,计有种公猪59头,其中有大型约克夏2头,长白4头,赣白1头,中型约克夏40头,广昌黑猪4头。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