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基本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47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生产基本条件
分类号: F321
页数: 4
页码: 181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农业生产关系的生产基本条件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劳动力清道光元年至同治八年(1821~1869年),广昌人口突破32万之数,户均超过10口人。人多,劳动力多而耕地少,一切荒地,“皆视其宜而垦之”,“靡有遗地”①(①清同治六年《广昌县志·风俗志》)。
  民国时期,兵祸匪患,抓兵捉碣,反复折腾,广昌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其中,18~45岁青壮年男劳动力减少尤为显著。而民间习俗,妇女不参加田间劳动,农业劳动力短缺,因此荒山荒地逐年增加。
  广昌县民国时膏壮年男劳动力减少状况表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妇女均参加劳动,劳动力迅速增长。1990年劳动力总数比1952年增长81.38%。
  广昌县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表广昌农村劳动力历来以务农为主,1984年起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者日益增多。
  广昌县农村劳动力社会分配状况表单位:人第二节耕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有耕地折今201436市亩,人均耕地5.31市亩,清同治八年(1869年)耕地227240市亩,人均耕地0.61市亩。1930年(民国19年)、1936、1947、1949年耕地分别为222000、221526、217577、217505市亩,人均耕地分别为1.94、2.41、3.29、2.94市亩。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推行鼓励垦荒政策,开生荒,5年内免交公粮;开熟荒,3年内免交公粮。农民开荒积极性高。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垦荒总面积11672市亩,年均2334市亩,是垦荒最多的时期。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耕地占用加剧,共减少耕地面积19715市亩,年均减少3942市亩,其中农田基本建设减少3934市亩;非农田基本建设减少耕地15781市亩。又行政区划调整净增耕地8197市亩,内含1954年南丰县辖的苦竹划回广昌,增加耕地138市亩;同年,将广昌县驿前区西水乡坪下村划给宁都县,划出耕地390市亩。1955年划入宁都县辖的柯树、芦斜,增加耕地8449市亩。全县人均耕地面积1952年为2.56市亩,低于全国人均(2.8市亩)水平;1957年人均2.46市亩,低于全国人均(2.6市亩)的水平;1979年人均1.35市亩,1990,年人均仅1.14市亩。
  广昌县耕地增减变化单位:市亩第三节衣机具一、农具传统农具宋代曲辕犁传入广昌,用于农田翻土。还有锄、铲、镇子、铁耙等;提水和汲水工具有戽斗、水车。水车有龙骨水车、水冲筒车和铁盘牛车。收获工具包括镰刀、禾格、箩、篾格(竹垫)、风车等。多数农具沿用至今。
  新式农机具1953年,县良种场购进3部双轮双铧犁。翌年又引进江西水田犁。经使用,这2种新式犁比传统犁提高工效1~1.5倍。1956年,全县推广双轮双铧犁89部。后因此犁1条牛拉不动、2条牛拉不惯而被淘汰。
  1957年,城关木器社赵根水改良传统拖耙。该耙每天能耙田8市亩左右,碎土力强,比传统拖耙提高工效1倍以上,1958年被评为赣南地区农具改革先进产品。
  1958年,购进“热特-35”型拖拉机1台和“福克森-35”型拖拉机2台。并购进双轮耘禾器,但因转动不灵而停用。这年开始使用人工插秧机、农垦58型脱粒机。
  1970年起大力推广插秧机,县农机厂赶制大苗插秧机,全县有插秧机799台。但由于分秧不均,漏插严重,机械故障多,到1979年减少为286台。后逐渐停止使用。
  1976年甘竹、尖峰、千善开始购进机耕船。
  1978年,全县在头陂公社山下大队,进行全盘农业机械化试点工作。全大队2727市亩耕地进行机械化耕作,经济效益显著。生产总收入由1978年的31.5万元,增加到1981年的46.27万元,农村包产到户后这一试点工作中止。
  1979年耕作动力机械增加迅速,农机服务专业户随之出现,机械植保面积增加。但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工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拖拉机,机耕船多用于运输,机耕面积相对减少。
  广昌县主要农机拥有量及服务情况表农机单位:台/马力(1988年后为千瓦)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