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低温冻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广昌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334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低温冻害
分类号: X43
页数: 3
页码: 108
摘要: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自然灾害的低温冻害情况
关键词: 广昌县 自然灾害 低温

内容

一、低温早春低温平均每隔年一遇,其中,春分寒平均3年一遇;清明寒平均十年一遇;春分寒连清明寒,平均七八年一遇。以3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现的春寒对早稻育秧危害最大,常造成大量烂种烂秧。
  小满寒平均2~3年一遇,都发生于5月中、下旬,其中大多出现在春末的小满节之前,—般持续3~4天。小满寒对早稻幼穗分化不利,影响产量。
  寒露风一般出现在寒露前后的9月中旬初到10月中旬末,时跨1个多月。轻度寒露风出现在9月中、下旬的年份占71%,且十年中有六年在秋分之前;重度寒露风出现在9月下旬末到10月中旬中的年份约81%,且十年有七年是在寒露之前。
  广昌县1954~1980年寒露风出现机率和危害程度表一、冻害大雪多遇冬雪,少见春雪,且降而少积,积而不厚。平均二三年一遇,一般出现在12月中旬到2月中旬期间,以1月下旬和2月上旬居多。1971年1月29日雪深达20厘米,是历年最深厚的一场雪。
  冻雨冻雨往往产生于昼夜严寒的小雨夹冰粒天气里,隔年可遇。但冻时短促,厚度不大,主要形成于隆冬的1、2月间,—般持续1~3天。
  冻雨时,山区出现冰凌较多,危害较大。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都可能出现冰凌,不仅油菜、红花草无法越冬,严重时,山上竹木折枝断干,受损不轻。县城在近27年里,有15年出现冰凌,其中1963、1968、1976年三个年度里,都出现持续7天以上的冰凌天气,影响公路运输和电话通讯三四天。
  早、晚霜冻早霜冻偏晚,晚霜冻常偏早,主要出现于11月中、下旬和3月上旬,故其危害不大。
  三、低温冻害记录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大霜;万历二十九(1601年),霜杀稼。
  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陨霜杀稼。
  清顺治九年(1652年)冬,大雪;顺治十年(1653年)九月,大雪;顺治十五年(1658年)四月,陨霜;顺治十六年(1659年)春,大雪。
  康熙十年(1671年)冬,大雪。
  乾隆十年(1745年)七月二十八日,陨霜,禾歉收I乾隆二十年(1755年)七月,陨霜歉收;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陨霜,秋歉收。
  民国(缺考) 1954年12月11日,降大雪。
  1955年3月22~28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56年2月18日出现冻雨。小满寒持续8天。
  1958年小满寒持续7天,危害早稻。
  1961年3月21~25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65年3月7日出现晚霜冻;3月25日~4月1日出现重度清明寒;小满寒持续7天;12月18日出现冻雨。
  1968年2月2日出现冻雨;2月14日降大雪;3月3日出现晚霜冻。
  1969年1月30日和2月3日均降大雪;1月30日和2月20日均出现冻雨。
  1970年1月15日出现冻雨;3月15~26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71年1月29日降大雪。
  1972年2月6日出现冻雨;2月8日降大雪。
  1974年2月24日出现冻雨。
  1975年12月13日降大雪。
  1976年3月19~27日出现重度春分寒;3月30日~4月5日出现重度清明寒。
  1977年1月4、30日均降大雪;1月7、28日均出现冻雨。
  1979年1月15日出现冻雨;1月31日降大雪;3月15~20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80年1月28日和4月13日均受寒潮影响,水稻红四-〇等品种受到冻害;2月7日出现冻雨;2月8日降大雪;3月23~27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82年3月25~29日出现重度春分寒。
  1983年1月9、12日均出现冻雨;12月29日降大雪。
  1984年1月21日降大雪;3月20~27日出现重度春分寒;4月6~8日出现轻度清明寒;9月12~16日出现特早轻度寒露风。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广昌县志》

出版者:江西省广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地:1994.12

广昌位赣东边陲,盱河上游,居阂粤赣交通要冲。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三大特产(白莲、晒烟、泽泻)蜚声中外;文物古迹颇丰,风景名胜众多;代有人杰,名人志士迭起。于公元1138年建县。修志之举,源远流长,历代修志12次,始于元至大二年(1308),终于清同治六年(1868)。民国曾修续志,但因战乱未果。历代志书,散失殆尽,现存康熙二十二年(1683)版本(孤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和清同治六年版。《广昌县志》断修逾百年。

阅读